“那咱以后是不是不需要一棵一棵苗子去種了?”
“哎,咱以后防沙草格子是不是就可以擴大一倍?”
“瞧你這出息樣,豈止是擴大一倍,按照這種趨勢,咱能征服塔克拉瑪干沙漠。“”
“哈哈哈——”
“你以后就不用彎著老腰,撅著屁股下地去了,可以多點時間陪陪自家的孫子了。可不——”
看著無人機飛向遠處的沙地的時候,兵團人看來這日子是過得越來越有看頭了。
然而,這些在胡梭和林教授看來,這僅僅是短暫的勝利罷了。
其他人看的熱鬧,他們兩看的是門道。
當其他人在憧憬著無人機飛播解放雙手的時候,胡梭和林教授正頂著大大的太陽,一個格子,一個格子那樣在摳細節呢。
“萌發率仍然不太理想。”這些在胡梭的程序里都記得清清楚楚的,打了多少發種子炮彈,如今又萌發了多少棵植物。
“是的,有些格子空空如也。”林教授這陣子下來,頭發白了許多;眼里的光卻亮了許多。
在他看來這也許是他退休前最后一個項目了。
有的時候,胡梭甚至會徒手去扒拉實驗格子里的沙土,卻發現有些種子錦囊還在,但是里面的種子毫無動靜。
“看來,咱后面需要做的改進還有很多呢?”
胡梭和林教授愁眉苦臉之際,其他兵團人卻非常的樂觀。他們似乎接受了這種新的播種方式,也能包容這里的失敗。
那天老胡就在田埂上抽著煙。
老趙過來了:“老胡啊,你兒子那試驗田,我也去看了,苗子確實是出了些,可是空著的地方還是一片片的。”
老胡就瞪了他一眼,只“嗯”了一聲,言下之意似乎在說:“你這老登,先別挑剔。”
然而老趙下一句卻刷新了老胡的印象,沒有吹毛求疵的嚴苛,也沒有旁觀者的“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輕巧,句句在理:“咱都種了一輩子的地了,啥時候能保證每一棵苗子都能出土,每一棵苗子都能成活了;起步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
“對對對,就是這個理,風調雨順的年份好些,旱季自然也啥都沒有。不過這也沒什么的,能出苗子,就是有希望,那法子,咱看著非常行!”
“總比咱比咱們吭哧吭哧拿鐵鍬去種樹強,強太多了。”兵團那些老人逐漸圍了上來,你一句我一句的,都是對于這個無人機飛播項目的肯定。
那些懂門道的老兵團人似乎還要過來指點一番,在他們看來,胡梭這小子,玩無人機行,可是種地,肯定不如他們。
“林教授那些挖出來沒有萌芽的種子炮彈,我也去看過了,殼是裂了,種子還沒有發芽——當然,也沒有捂死,就是沒醒嘛。等它什么時候醒來,就好了,不急,事情得慢慢來。”
老胡詫異地看著眼前的老戰友,半個月前,他還反對呢。
如果讓胡梭聽見了這句,那該是多大的鼓勵啊。
讓胡梭和林教授他們喜出望外的是,兵團人不再冷眼旁觀,而是帶著一種“咱自己人創新,咱都得支持啊!”的心態。
農閑時候,人們都會過來問一句:“我能幫上點什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