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有出路的,紋兒年紀還小?!奔o楚安慰,又看向娘子。
陶樂薇松口氣,專門拿了姜糖水過來。
連著在雪地里走了兩日的路,還是要暖暖身子的。
這個年就在李紋痛苦的讀書聲度過。
身邊人多也是調侃。
就連他爹娘也逼迫了,科舉讀書這事,確實看天分。
當然,年后的集訓班肯定也沒他的份,只能在家悶頭苦讀。
不只是他苦讀,整個安丘縣的書生們皆是如此。
突然多了五個名額啊!
證明機會大大增加了。
這份讀書的氛圍,讓剛啟蒙的孩子們都感受到,提前感受科舉讀書的“可怕”。
同樣激起他們的斗志,平日好好讀,不要臨時抱佛腳啊。
但在備考的書生里,其中一人有些坐不住,頗有些一心二用。
林元志是集訓中的一員,按理說應該專心備考才是,可他還惦記著棉花的事。
他聽說紀大人找到一位會種棉花的白婆婆,已經整理成冊。
林元志對那本書十分感興趣。
到底跟著官田種了一年的棉花,還知道棉花的好處,故而十分好奇。
這林元志是安丘縣通拜村的人,官學改革后考進來的。
但去年縣試他沒能進前五,故而考完試就被分到官田記錄情況。
跟其他讀書人不一樣,林元志并不覺得到田間是個丟人的活,他家都是種地的,這不過重操舊業罷了。
也正因為他的認真,被謝主簿挑中,專門負責棉花的記錄。
伺候了一年的莊稼,現在知道有更好的種植技巧,不好奇才是怪事!
一邊是馬上到來的縣試,這關乎能不能去州城考州試。
另一邊是心心念念的棉花。
真的太難抉擇了!
要是今年沒考過縣試,其實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