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喜歡。
黃總旗自己點了這封信,不會讓任何人抓到紀楚的把柄。
誰讓紀縣令實在對他胃口。
手握一個窮縣一個富縣,不僅不會偏頗,還會盡力平衡關系,打擊匪賊,再滅豪強們的威風。
黃總旗甚至想。
或許紀楚從請他們這些人訓練鄉兵,便有了這個計策?
畢竟怎么看,他們這些軍中將士是最適合牽頭做這件事的。
算了,不想了。
反正做成了,對這兩地百姓都是極好的。
沾橋縣百姓實在太苦,他看不過眼。
投軍從戎,不就是為了護衛百姓的安危,如此良機擺在面前,他還要謝謝紀楚呢。
黃總旗的手下壓低聲音:“那群賊寇怎么還沒來。”
“會來的,他們餓了幾日,不來吃什么。”
話音剛落,就聽到細細密密的腳步聲,夾雜著裹了布匹的馬蹄聲。
人數近五十,還有十幾匹馬。
這幫賊寇人數已經不少了。
怪不得他們屢屢侵犯,都能動手。
為了不讓旁人發覺,那些馬蹄都綁上軟布,盡量壓低聲音。
可這逃不過黃總旗的耳朵,冷笑:“好個賊寇,倒是有辦法。”
“他們肯定奔糧倉,咱們去另一個地方。”
賊寇去糧倉,他們去喬家祠堂,各有分工。
要說各家最重要的東西,無非就是這兩樣,吃的糧食跟老祖宗。
等豪強喬家發現兩面受敵,他們養的家丁肯定要分散作戰。
那些家丁欺負百姓佃戶還行,真要對上賊寇,甚至黃總旗,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喬家欺壓百姓,強征佃戶的糧,大家都是知道的,就算遇到他們的家丁,該不手軟不要手軟。”
眾人稱是,這次來砸祠堂的,都是軍中出身的好手,沒有帶一個鄉兵,做起事不會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