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千一百萬左右,油菜販子不僅會降價,還會壓價。
畢竟賣出去還有錢賺,賣不出去,可就爛在百姓的庫房當中。
對比之下,還是賣出更合適。
價格一破產,明年的油菜籽更提不上價。
本地農戶辛辛苦苦,就為別人作嫁衣裳?
紀楚要是不心痛,那是假的。
呼文村的磨油作坊,便能從中起到攔截的作用。
你說我家油菜籽賣不出去,所以要壓價。
誰說賣不出去了?
我們縣自己就有磨油作坊,不賣給你們,我們自己磨油就好。
等成品油出來,還怕沒人買?
強壓成品油的價格?
別想了,這油榨出來,可不是什么小眾產品,多的是人搶購。
中間唯一問題就是,呼文村作坊產量必須大,大到足夠吃下其他四到五個作坊的油菜籽數量。
幸好,蔡先生所制的磨油器具,便是以一抵十的好東西。
不僅如此,紀楚又托蔡先生兩個要回程的徒弟幫忙,準備再定兩套設備。
到時候的呼文村自己就能吃下幾百萬斤的油菜籽。
呼文村吃剩下的,才會拿出去售賣。
剩下的數量多寡,全看價格如何。
給的價格合適,那我們就多賣一些。
給的價格太低,沒關系,我們自家作坊就能吃下。
所以紀楚對呼寶成說,你們村收購油菜籽的價格,便是市場價。
這定價權,必須在安丘縣的手中。
不能任由販子們隨意攪亂。
紀楚本想著,以魏家鎮的人口,才是最適合做調節器的。
可他們貪心不足,剛開始的意見都不接受,那便不用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