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鎮姑孰觀虎斗
建康城西,姑孰。
桓玄的身形,比起半年前起碼寬了兩圈,如果說以前可以跨馬舞槊,來回馳突,是個膀大腰圓的武將的話,現在的桓玄,只怕走路都有些困難了,他的體重,至少有二百五六十斤,恐怕只有一頭大象,才能成為他現在的坐騎。
可是桓玄的心情卻很好,穿著一身特制的盔甲,立于這姑孰要塞的城頭,看著東邊的建康城方向,笑著對身邊的卞范之說道:“敬祖啊,當年先父大人提兵入京城時,也曾經是駐兵于此,不受朝廷的丞相一職,另立太尉府,以控制朝政,只不過,當時的吳地世家還有力量反抗,最后謝安和王坦之出面反對,先父大人還是功虧一簣,最后含恨而終。這樣的事,我不會讓它再發生了,你一直勸我不要來這里,但我就偏不信這個邪,就是要在這里,取天下大權!”
卞范之嘆了口氣:“靈寶,你太固執了,沒必要這樣意氣用事。在建康,一樣可以行禪讓大典的。”
桓玄冷冷地說道:“我要那建康城中的高門世家,就象當年拒絕先父大人一樣,再次來到這姑孰,在這里親自把大權交給我,如此,才算是了卻先父大人的一樁心愿!這回建康城大水,也給了我這個機會,有人開始造謠說什么天人感應,我正好出來這里,看看這天下離了我桓玄,究竟還行不行!”
卞范之微微一笑:“原來靈寶你是要以退為進,這也不失是一個選擇。不過,現在讓建康城中的那些世家這樣自由地串聯,真的好嗎?”
桓玄笑著擺了擺手:“他們再怎么串聯又能如何,還能上天不成?只要劉裕那里搞不成串聯就行了。最近他在做什么?”
卞范之勾了勾嘴角:“劉裕從會稽平賊回來,也就當天晚上回了家一趟,
文臣武將逼表態
桓玄笑道:“這是你以前教我的御下之術啊,只有讓他們互相爭斗,誰也不能控制局面,這樣才會有求于我,我才好以仲裁的方式加以控制。對吳甫之和皇甫敷如此,對建康的世家如此,對劉裕和劉毅,同樣如此!”
卞范之點了點頭:“那你的意思,就是在這里等著建康城中的世家,無論是王皇后,還是王謐,他們來勸進,同時帶上玉璽,以示誠意?”
桓玄滿意地點了點頭:“是啊,這陣子勸進的奏折不斷,隱士,祥瑞這些也都有了,我派劉裕擊潰了天師道的妖賊,東南肅清,也算是大的軍功了,足夠代晉而立。只要世家支持,軍隊支持,那就沒有問題。”
說到這里,桓玄笑道:“軍隊那里,你看要不要桓修再幫我問問劉裕的意見?或者是讓桓弘,也問問劉毅的意見?”
卞范之勾了勾嘴角:“意見要問,但更重要的一點,是要劉裕親自來見你一次,只有他肯孤身一人進京,相當于把命也交由靈寶你的手上,才可以對他完全放心。有這么一套流程,世人也會知道,劉裕代表北府軍舊將,會支持你登基,劉裕這輩子就會給看成你的人,再也翻不了身啦。”
桓玄微微一愣,轉而笑道:“這樣好,劉裕還沒有來過京城呢,讓他先表態,然后跟著桓修入朝,最近不是剛給了他彭城內史的職務么,就讓他來向朝廷謝恩好了,本來我準備讓劉裕領鎮北將軍,作為桓修的副手,但后來一想,這個恩,還是等我建立新朝之后再給,如此一來,劉裕最重要的鎮北將軍一職,也是我大楚給他的,而不是晉將!”
卞范之笑道:“那劉毅最好不要一并問了,如果提拔劉裕,會刺激劉毅,這樣劉毅會出于嫉妒,和劉裕暗中較勁,這北府軍一分為二,江北和京口,相互制約,形不成合力,也能阻止他們的異心。”
桓玄笑道:“對對對,我忘了這層了,還是你提醒的好,那就這樣定了。誰帶來玉璽,以后朝中尚書左右仆射的職務,就交給哪個世家,而劉裕若是肯親自前來朝中述職,謝恩,以后在軍中也可以對其放心,給予重用了。噢,對了,再叫仲文給我擬個表章,就說我愿為國北伐,掃清胡虜,收復洛陽。”
卞范之的臉色微微一變:“靈寶,你不會真的…………”
桓玄笑著擺了擺手:“我當然不會真的北伐,說著玩的,只是這回建康城遭了大水,我出鎮姑孰,總得有點由頭,就說要訓練兵馬,準備為國北伐,收復被殷仲堪楊佺期這兩個逆賊送給胡虜的洛陽,然后要全國官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只要我這么一來,這些建康城的世家肯定會全力阻止,讓他們想辦法讓皇帝下詔,就說現在建康城離不開丞相,國家剛平定叛亂,需要休養生息,這樣一來,我又可以不戰而得一個北伐名將的稱號。更有禪讓的名份了。也是給劉裕和那些北府軍舊將一個信號,只要跟著我干,北伐建功,富貴爵位,都會有的。”
卞范之笑了起來:“靈寶,你真是越來越厲害了。禪讓的全套操作,要我現在去安排嗎?”
桓玄勾了勾嘴角:“這種事,讓殷仲文他們去辦吧,也把油水給他們分分,你跟著我,還怕大的好處沒有你嗎?”
卞范之的眉頭微蹙:“禪讓大典,非同小可啊,要是老殷他們貪得太多,誤了大事,可就難看了。最近到他那里跑官賄賂的,已經弄得建康城中世家子弟非議不少了,長此以往,有損你的名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