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嘆了口氣:“我初聽聞時,也非常震驚,但他就是這樣做了,不但如此,他還納了段皇后的族侄女段氏為自己的妻子,甚至為此隱瞞了自己在后秦時已有妻兒的事情,段氏在南燕一直掌握兵權,段暉,段宏等都是領兵大將,也是段皇后的同族。當年在后燕時,慕容寶在奪嫡之時,段皇后的姐姐,慕容垂的皇后小段氏曾經反對過,后來慕容寶登基之后,,以挽回人心了。”
王神愛笑了起來:“有意思,犧牲國家利益,迎回老母和妻兒,這樣就會讓鮮卑人相信,慕容超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
劉裕點了點頭:“大概就是這樣想的,齊魯之地乃是圣人故鄉,不止是鮮卑人,我們漢人也非常講這種孝順之道,所謂忠臣必出自孝子之門,南燕本身就是得國不正,以力建國,要想維護統治,收服人心,就得大談忠孝,慕容超通過這樣的舉動,就是想確立自己的孝義之名,希望部下能以忠誠來回報。”
何無忌長出一口氣:“聽寄奴你這么一分析,我全明白了。只不過,他要孝他的,這跟出兵來搶劫我們大晉,又有何關系?難道撕毀他父皇親自簽訂的和約,就是孝道了?”
劉裕正色道:“這就是另一回事了,因為孝道,損失了帝王頭銜,向人稱臣,又因為孝道,交出了皇家樂隊,沒了正統,所以,他迫切地需要從大晉身上挽回損失,慕容德當年與我和約,導致幾年內鮮卑各部不能搶劫大晉的錢糧與人口,這讓強盜成性的鮮卑各部大人,多有不滿,慕容超上來之后,就清洗了一批宗室親王,但同時要討好這些部落首領,那么帶著他們搶劫一次,占點便宜,就是最好的籠絡之道了?!?/p>
“在慕容超看來,我們移民江北的計劃,對他構成了威脅,快打快撤,給我們一個警告,同時不攻取彭城,不引發大戰,他覺得我們不會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進行大規模的報復,搶了也就搶了,如此一來,既立了威,也讓南邊的部落首領們得了好處,還打擊了我劉裕的威名,壓了大晉一頭,大家說,我們要不要遂了他的心意呢?”
誘敵深入殲北府
向彌怒吼道:“遂他奶奶個熊,娘的,想借咱們大晉,借咱們北府軍,借寄奴哥來立威,這狗東西是白日作夢!寄奴哥,俺鐵牛是聽明白了,咱們先救出嫂子,回頭就教訓這幫狗東西!”
何無忌笑著擺了擺手:“好了好了,鐵牛,這里是朝會,你稍微注意點吧。寄奴,我明白你意思了,慕容超這回出兵搶劫,其實是警告我們的同時,更是為了他在國內立威,我們如果這時候出兵,會打掉他在國內的威望,是這個意思嗎?”
劉裕平靜地說道:“也不完全是,我們的報復,慕容超想必也是想到的,他賭我們沒有實力大舉出兵打滅國之戰,賭我們拿他沒什么辦法,如果只是有限出兵,在大峴以南攻掠他的幾個州郡,擊破他的幾個部落,那反而能讓鮮卑貴族們團結在他身邊,接下來幾年連年跟我們邊境摩擦,打到差不多的時候,他的地位穩固,兵權在手,然后再放出慕容蘭與我們和談,這種借外敵和有限的戰爭來鞏固自己權勢的辦法,可以說高明?!?/p>
何無忌沉聲道:“所以你要么不打,要么滅國,不給他喘息和鞏固權力的機會,是不是?”
劉裕正色道:“不錯,慕容德畢竟算是開國之君,親自征服的齊魯,所以他的號令,莫敢不從,無論是鮮卑人還是漢人,都得乖乖應征從軍。幾十萬大軍也是說來就來,但慕容德腦子很清醒,他的大敵是北魏不是我們大晉,所以一直盡量跟我們維持和平的關系?!?/p>
“但慕容超不一樣,他未必敢招惹強大的北魏,而且河北之地殘破,也沒什么可搶的,但一旦在我們大晉身上占了便宜,就算他不想打,手下那些貪婪的鮮卑部落首領也會按捺不住,主動來襲,到時候江北戰火紛飛,我們移民江北的計劃也會徹底失敗,與其這樣,不如咬咬牙,借他掌權未穩,征兵不如慕容德順利的時候,集結大軍,一舉滅之,永絕后患!”
劉道規的眉頭一皺:“可是大哥的想法雖好,我們前面也分析過,南燕可以放棄大峴山以南的平原州郡,集中兵力守住大峴山穆陵關,我軍無法突破,而且后秦可以出兵,襲我雍州甚至是假道北魏的兗州,側擊我軍淮北一帶,我軍的兵糧不過三月之用,到時候主力困在大峴山前,進退兩難,如果不能一舉滅掉南燕,反而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讓慕容超的陰謀得逞?!?/p>
劉裕點了點頭:“如果是慕容德,那多半會用這樣的打法,但慕容超不一樣,他年輕氣盛,想要立威,想要證明他比他叔父更有打仗的本事,守住大峴,固然很大可能逼我們退兵,但也意味著要先放棄山南的州郡,放棄山南一帶大片草原,讓這里的十余個大部落遷到魯南一帶。這樣的代價,不是他現在能承受的,如果出動大軍越過大峴山與我軍在山南決戰,恐怕他也沒這個實力,所以,唯一的選擇只剩下一個,那就是放我軍入大峴,然后集中十萬鐵騎,在臨朐一帶的魯南平原上與我軍決戰,以鐵騎吃掉我大軍!”
劉道規的臉色一變:“他敢這樣打?有這樣的把握?”
劉裕微微一笑,看向了胡藩:“慕容超沒有真正打過大戰,他所有對于戰爭的理解,都是他們慕容氏甲騎俱裝所向無敵的神話,在他看來,只要出動鐵騎,那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軍隊都會灰飛煙滅。南征如果讓騎兵陷于水網地帶,無法發揮,或許會吃虧,但如果引晉軍進入魯南平原,在這里正面沖殺,那我們就會跟桓溫和以前歷次北伐軍一樣,給殺得一敗涂地。到時候消滅了晉國主力,甚至可以一舉反推,奪取包括廣陵在內的整個江北六郡,完成他叔父未了的心愿!”
胡藩點了點頭:“確實有這種可能,我剛才也分析過,他會放開大峴山穆陵關,引我軍進入。但是大帥既然有在平原上戰勝他的把握,那他這一招,只會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不過,我還是有別的擔心,要是慕容超放我軍進入大峴,卻不是主動決戰,而是堅壁清野,以逸待勞,先把臨朐一線所有的麥子收掉,讓我軍無從補給,那可怎么辦?”
“當年慕容垂打桓溫就是用這招,正面相持,派輕騎斷我軍糧道,加上袁喬一直無法打通石門水道運糧,最后前線糧盡退兵,給人千里追殺,幾乎片甲不還,大峴山道難行,且不說我軍本就只有數月糧草,就算糧草充足,想要運到魯南也非常困難,若是慕容超堅守不戰,等我軍銳氣下降,糧草不足時再打,大帥如何破解?”
劉裕滿意地點了點頭:“我要的就是你胡將軍的這種分析,如果人人都肯象你這樣站在敵人的角度動腦子,那事情就會簡單很多了?!?/p>
“從兵法角度來說,穩守不戰,以逸待勞是常識,但是如果讓開大峴的目的是為了全殲我軍,那就不能以常理度之了。本來就放棄了山南,誘我軍深入敵境,那等我軍大軍通過大峴山,進至臨朐時,就是他認為的立足未穩,要是等我軍安營扎寨,與他們對峙時,就錯過了最好的進攻時機,鐵騎打步兵最好的時候絕不是進攻步兵的大營,而是趁他們立不了營的時候主動進攻,到時候我軍后方是狹窄的山道,前方是廣闊的平原,一旦戰敗,想逃回去都困難了?!?/p>
“至于糧草方面,我軍本就糧草不足,不需要他再斷什么糧道,過山之后,就得想辦法變南燕的糧食為我所用,五月出兵進入臨朐一帶,當地的麥子正好熟了,可供軍用,若是我軍扎下大營,以小股部隊四出征糧,就可以在當地長期與燕軍對峙,這是慕容超不能忍受的,所以,放我軍入魯南,就不會跟我們再對峙消耗,一定會速戰速決!”
劉道規笑了起來:“可是大哥你也說了慕容超那里有高人指教啊,要是這個高人教他堅壁清野,不管是不是速戰,先搶收田里的麥子,我軍即使戰勝也無法得到糧草補充,他們大軍即使戰敗,也可以退入臨朐守城,這招怎么辦?”
五萬虎狼即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