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點了點頭:“可是,他要是要挾,控制各大部落的首領(lǐng),以父皇的名義,騙他們前來議事,然后逼他們交出兵權(quán)虎符,那又該如何?”
崔浩笑了起來:“這就得感謝他的父皇了,拓跋珪這幾年腦子不好使,經(jīng)常沖動sharen,殘暴無度,老將功臣死在他手上的不計其數(shù)。所以現(xiàn)在各部首領(lǐng)都躲得遠遠的,不來朝見,即使接到他必須來朝的命令,也會把部落的兵權(quán)交給自己的子侄,囑咐他們千萬不要受自己文書的調(diào)動。以免這種誘殺后兼并部落的行為。這些草原蠻夷,千百年來一直有很好的保全部落的辦法,前輩不用擔(dān)心,就算拓跋紹真的殺了這十幾個大頭人,也只會激得各部聯(lián)手反抗復(fù)仇,而不是聽命于他。”
黑袍長舒了一口氣:“阿浩,你分析的真是很好,看來河北這里一直說你是諸葛孔明再世,所言不虛啊,將來好好干,我相信你會大有作為,一定可以振興你們崔家的!”
崔浩微微一笑:“那也是前輩相助,我們家才有前途,當(dāng)年你在我家初入草原,輔佐拓跋珪時就建言家父,讓他想辦法在拓跋珪身邊布下眼線耳目,以掌握君王的真實想法,于是我們崔家才選派幾個忠誠可靠的死士閹割凈身,入宮為奴,沒想到會派上這樣的用場。”
黑袍笑道:“那也是你們崔家累世經(jīng)營,才會有這樣的死士為你們所用,老夫是世外之人,就沒有這樣的人可以為我所驅(qū)使。”
崔浩笑了起來:“若是我崔家得掌大權(quán),一定會在北方建成天下最大最豪華的道觀,供前輩居住修煉,廣收弟子,開宗立派。”
黑袍擺了擺手:“不必了,那種世俗開宗收徒,已不是為了修仙問道,而、是為了騙取香火錢,或者是跟天師道那樣吸引村夫愚婦,起兵作亂。我只需要天下太平,有一兩處名山可供我修煉,就可心滿意足。這一點要求,相信對你們崔家來說,不是難事。”
崔浩點了點頭,轉(zhuǎn)身向后走去,他的聲音順風(fēng)而來:“前輩,晚輩這就去安排,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黑袍臉上的笑容慢慢地散去,他的目光停留在崔浩離開的背影上,直到消失不見,一邊的地溝蓋子動了動,一個渾身污泥的人,從里面鉆了出來,頓時,空氣中就充滿了下水溝里那另人作嘔的味道,而來人摘出了兩顆塞著鼻子的蜜棗,大口地吸起新鮮空氣,可不正是陶淵明?
黑袍平靜地說道:“淵明,你怎么看這崔浩?”
陶淵明直起了身,笑道:“看來崔家野心也不小,想著借北魏的力量掃平其他的河北世家,好讓自己一家獨大呢,這崔浩城府極深,在師父面前也不表明真正的想法,甚至還會裝傻,看起來,絕不亞于黑手黨的四方鎮(zhèn)守啊。”
南北二黑終相連
黑袍突然笑了起來:“淵明,你可知道這回我特意讓你來北方,是為了什么?”
陶淵明淡然道:“想必師父是有什么不太方便出面去做的事,需要徒兒來辦吧。不過,徒兒還是要提醒師父一句,現(xiàn)在徒兒的目標比較大,如果在這里公然露面,只怕以后晉國那里,是回不去了。”
黑袍搖了搖頭:“不,我不需要你在這里公開露面,但是,我需要你結(jié)識這位崔浩,這次的行動,我會安排你和他聯(lián)手,以此取得信任和聯(lián)系。”
陶淵明有些意外,轉(zhuǎn)而點頭道:“師父是想開始布局操縱整個天下的大亂了嗎?”
黑袍微微一笑:“還是你反應(yīng)快,不錯,看起來,劉裕北伐的野心是不可阻止了,而北魏將來重新穩(wěn)定后,也有一統(tǒng)北方,進而南下滅晉的心思,我們個人的力量,畢竟無法阻止整個天下大勢,這分久必合,也終會到來,所以,我們需要早做準備,在萬年太平計劃實現(xiàn)之前,不能讓他們真的有一方能統(tǒng)一。”
陶淵明的眉頭一皺:“師父,以徒兒愚見,若是讓他們有一方能統(tǒng)一天下,是不是對萬年太平計劃更有利?比如剛才崔浩就說,可以為您在北方設(shè)立道觀,招收門徒,這比我們這樣偷偷摸摸自己來,不是更強嗎?”
黑袍嘆了口氣:“淵明啊淵明,你要知道,萬年太平計劃天然是要跟君臨天下的帝王起沖突的,崔浩這么說,不過是因為想要繼續(xù)跟我們加強合作,對我們有所求罷了,別說他家只是個權(quán)臣,就算是當(dāng)了皇帝,你覺得他們對我們還會是這個態(tài)度嗎?就象司馬道子,以前實力弱小,需要天師道相助時,對孫泰是引為座上賓,一旦要真正控制吳地,卻發(fā)現(xiàn)孫泰也有同樣打算時,還不是殺這個昔日盟友毫不猶豫?連司馬道子都明白的道理,你不應(yīng)該奇怪啊。”
陶淵明點了點頭:“不錯,這個世上,人心是最靠不住的,尤其是在權(quán)力面前,哪怕可以同生共死幾十年的刎頸之交,也終會反目成仇,古人說的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說的就是這個。這樣看來,萬年太平計劃,真的是無比正確的天才設(shè)想啊。”
黑袍微微一笑:“這個計劃還需要時間,所以,不能在大計完成前,讓天下統(tǒng)一,否則一個統(tǒng)一天下的帝王,必然會想盡辦法阻止我們大計的完成,正是因此,我們才要定期地開啟亂世,為的就是避免一代帝王對我們組織的威脅。淵明,該怎么做,你懂了吧。”
陶淵明笑道:“跟崔浩聯(lián)手,攪亂自己的國家,讓南北兩國,征戰(zhàn)不休,卻又誰也吃不掉誰,對嗎?”
黑袍滿意地點了點頭:“慕容蘭已經(jīng)脫離了我的控制,所以南燕已經(jīng)沒有存在的必要,我一邊讓慕容超率軍南下?lián)锫樱约ぐl(fā)跟東晉的戰(zhàn)爭,但劉裕的戰(zhàn)爭準備還沒有進行,他要出兵,至少還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到時候我還會安排一些朝中的變故,拖延他的出兵,這次我們讓拓跋珪和拓跋紹父子互殺,最好讓拓跋紹刺殺不成,賀蘭敏逃往南燕,如此一來,拓跋珪就有興兵攻打南燕的理由和借口了,一旦讓他真的攻滅南燕,殺了慕容蘭,那劉裕所有的憤怒和仇恨,都會轉(zhuǎn)向拓跋珪這個昔日阿干,兩國就會連年大戰(zhàn),而這,才是勢均力敵的較量,也是我真正想要看到的。”
陶淵明有些意外:“師父不是想讓拓跋紹干掉拓跋珪嗎?難道計劃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