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慈禧太后發現這場變法維新,是沖著她來的,要她象日本的德川幕府一樣,向著皇帝交權,再也不能搞什么垂簾聽政,因為只有人君在位,才能名正言順地發號施令,做大動作,一個攝政的女人在位,是沒有資格進行這些大變祖宗之法的,再說她的一系列行為,也是甲午戰爭戰敗的直接原因,必須退位為此負責。但慈禧太后軍權在手,到了最后,直接出動忠于她的軍隊,把維新官員與志士們一網打盡,一切之前百日進行的變法,全部推倒不再進行,也就是說,在選擇救亡強國和亡國保權這兩條路上,她選擇了后者。”
“從此,清朝連自己的兵工廠也不建立了,直接向著列強國家購買新式的武器,任用那些完全聽命于慈禧太后的滿漢官員,由他們去另組軍隊,而在東南這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則交給以前的那些團練首領,比如李鴻章等人和他們的手下,任由西洋列強打開國門進行各種貿易,只要交夠了稅就行,甚至連清朝的海關收稅,也交給英國人來辦理。”
老祖哈哈一笑:“這差不多算是半亡國了,不過,各國列強還不滿意,還要再以讓光緒皇帝復位的名義,向慈禧太后施壓,要更多的好處呢。我是不明白,這個老太婆何來的底氣,敢跟全世界的列強宣戰?!”
劉裕正色道:“因為那幾年在國內出現了一批極為仇恨西洋列強,尤其是仇恨他們的宗教教會的底層百姓。之前清朝打不過洋人,被迫允許他們在國內傳教,而這些教會也趁機發展了不少國人成為教民,這些教民自以為有了洋人在后面支持,越發地猖狂,就象五斗米道一樣,不僅把自己的家產捐給教會,還經常橫行鄉里,欺負普通民眾,這種官司打到地方官府,地方官員往往息事寧人甚至是偏向有洋人支持的教民,于是鬧得矛盾越來越大。”
“在青州,并州,還有清朝首都所在的冀州幽燕一帶,不少底層的民眾也在一些回鄉官紳的組織和引領之下,搞起了一個叫義和拳的組織,以習拳練武,強身健體為名,組織起民眾,對付那些鄉村里的教民,他們不再指望官府,而是聚眾直接去對付教民,發展到后來,甚至有些練氣功的義和拳民,自稱刀槍不入,而那些西洋的武器,不過是妖法邪術,只要用中原傳統的各種破邪之術,比如灑狗血之類的對付,就可以將之破解呢。”
老祖勾了勾嘴角:“看來他們是請了一些土神小仙上身,這種刀槍不入的把戲,自古皆有,但是極耗法力,短時間內保一兩個人免受傷害可以,但若是在大規模的戰場之上,要成千上萬的人都有這個本事,那除非…………”
說到這里,老祖停了下來,怪笑不已。
劉裕咬了咬牙:“你的意思,是用鬼兵,長生人這些邪術,對付西洋列強的槍炮,對吧。”
老祖微微一笑:“我只是有點奇怪,到了這個時候了,這些祖傳的神功,怎么就沒有了呢,就算你劉裕再不喜歡,如果是為了打贏這些外來的入侵者,這些前代的禁術,也應該用出來了吧。”
劉裕厲聲道:“這些妖法邪術,后世就不再出現,恐怕是你們這些邪神妖魔,被徹底消滅,不再能出現于世間了。就算還有,你們又豈會幫著中國的百姓,去對付列強入侵呢?”
老祖搖了搖頭:“這可未必,聽你所說的這個義和拳,有些人是有些異術神功的,恐怕也是有這些法師術士的加成,如果能借著對外作戰,立下戰功,繼而當起高官,控制朝政,掌握權力,那還是可以吸引一些神仙入世的。”
劉裕冷笑道:“可惜,就象你說的那樣,這些法術詐力,無法在千軍萬馬的大戰中用出來,義和拳是一場底層民眾針對外來入侵的抵抗,但是沒有經過良好訓練,也缺乏有力組織的這種義和拳,他們更多的作用是對付教民這些外國列強的走狗,到處搗毀教會,屠殺教民全家,這些事情惹毛了西洋列強,于是借口讓光緒帝復位,要求慈禧太后下令嚴懲各地的義和拳。”
“但是慈禧太后在看了幾場所謂刀槍不入的表演之后,真的相信了這些義和拳民,有著神仙護體,可以打敗列強的軍隊,于是就有了對全世界列強宣戰的舉動,很快,列強們組成了八國聯軍,以英國法國俄國日本德國這幾個為主,出兵數萬,從青州一帶的海口登陸,直指清朝的首都,北京。”
黑暗之中亦求索
老祖勾了勾嘴角,沉聲道:“這清朝的首都,是在哪里?你說的北京,是鄴城,還是邯鄲?”
劉裕搖了搖頭:“都不是,是在現在的漁陽,涿郡那里,鄴城一直是自古以來河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但在后世時,已經因為種種原因半廢棄了,而我說的這個北京,就是在現在還不算大城的涿郡地區,經歷了幾百年,數個朝代的修建之后,成為整個北方頭號的大城,清朝和清朝之前的兩個朝代,都是以北京作為都城的,但這里離海岸線也比較近,如果有來自海上的強敵,從大沽口一帶或者是青州半島登陸,那很快就可以形成對北京的威脅。”
老祖勾了勾嘴角,說道:“如果是漁陽,涿郡的話,那是幽州地界了,靠近長城,這么說來,離北方遼西之地,山海關外的燕國故地也很近啊,如果你說的那個日本,占了朝鮮,再奪取遼東,豈不是越過長城就可以攻打北京城了?”
劉裕正色道:“在北京城作為首都給建立起來后,那對于北京城北方,東北方向,遼西之地的防御,就成為重中之重,那邊是崇山峻嶺,并不容易大規模騎兵通過,而且,后世把山海關,修得幾乎是如潼關一樣堅固,成為天下第一關,即使是清朝當年入關奪取天下時,也是在山海關前浪費了十幾年的時間才算打破,從陸上要進攻山海關,打到北京城下,是非常困難的。”
“反倒是在現在的平城一帶,并州北部的地區,成為了后面近千年來,漠南游牧和東北東胡民族進入中原的最大通道,不過,就算打進并州,再想東進打到北京,又要穿越整個太行山,并不容易。總的來說,想從陸地打到北京城,是比較困難的,這也是幾個朝代都敢于把都城放到北京,說什么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根本原因。”
老祖冷笑道:“這么說來,反而是從海上登陸,直取北京會更容易一些,那八國聯軍肯定是有著制海權,可以用艦隊運送大規模的軍隊登陸,這清朝,難道就靠了這些義和拳的拳民們,去跟八國聯軍戰斗嗎?”
劉裕嘆了口氣:“當然不能完全指望他們,慈禧太后和清朝的重臣也不會真的信了什么神功護體,刀槍不入的鬼話,但也是抱了一絲僥幸,畢竟,組織起來的義和拳民足有數十萬,即使是作為先登的炮灰來驅使,也可以消耗八國聯軍的danyao和銳氣,而與他們一起作戰的,則是近十萬左右清朝后來編練的新式陸軍,照著西洋軍隊的操典訓練出來的,已經不僅限于滿族的八旗了,西北那里平叛的軍隊是這種新式陸軍的主力。”
“但這種正規軍與拳民混合在一起,其實并不能提高多少戰斗力,對上西洋列強,仍然是不堪一擊,拳民們其實大多數是比較愚昧的村夫,是真的信了那套刀槍不入的說法,他們很勇敢,面對著八國聯軍的大軍,面對著先進的洋槍洋炮,一批批地沖上去,一批批地給打死,尸橫遍野,卻連洋人的身都很難接近,而清軍的正規軍打得也不錯,盡了全力,可是在對戰之中,也不敵西洋列強的大軍,最后,在損失了數萬軍隊和十余萬拳民之后,清朝戰敗了。”
“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和整個后宮,還有大多數的官員,一路西逃,不戰而放棄了北京城,留在城中的八旗百姓們和不愿意逃跑的部份清軍將士,和八國聯軍進行了最后的戰斗,造成了敵軍不小的傷亡,但這場戰爭,仍然是以八國聯軍的勝利而告終。畢竟攻破敵國首都,要是換在傳統的中國,那差不多都可以意味著王朝的滅亡了。”
“但是八國聯軍和西洋列強們,所設想的那種北京城一丟,全國各地的盜匪與軍閥揭桿而起,天下大亂,中國四分五裂的情況,卻沒有出現,雖然南方的那些個曾經的團練首領和他們的弟子們,搞了個東南互保協議,沒有派兵北上支援慈禧太后,但也并沒有因為北京城的失守而宣布自立,就全國范圍來說,也不象歷朝歷代那樣各地反叛四起,處處煙塵。”
“慈禧太后在逃亡路上與八國聯軍講和,除了付出了巨額的賠償之外,還下令處斬那些主戰的,主張與義和拳聯手對敵的官員們,并宣布義和拳是反賊叛民,下令各地的清軍官員要對其加以剿滅。”
“腐敗無能的清軍,對付西洋列強不堪一擊,但是屠殺和鎮壓起以普通百姓與農民為主的義和拳成員,那是如狼似虎,于是這場反對外敵的,從底層民眾發動的運動,慘烈地失敗了,加上之前的變法運動的失敗,全國上下,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有識之士的士族,都已經看清楚了,清朝的統治者,無論是慈禧太后還是光緒皇帝,還是那些滿族八旗的勛貴,都已經沒有資格再去領導這個國家,領導中華民族對抗外來的侵略了,尤其是對于想要徹底吞并和滅亡中國的日本和沙俄這兩大列強,是必須要換個強有力的領導人,帶著全國上下一起對抗他們。”
“那個時代的仁人志士們,就抱著這種救亡圖存的思想,開始了各種救中國的嘗試,有些人去學習西洋各國的政治和軍事模式,想要走君主立憲的道路,有些人想要繼續洋務運動,以中國的財富換取西洋的武器,推翻清朝,以漢族為基礎編練新軍,以四億的漢族人力,來完成龐大軍隊的建立,還有的則是主張暫時投靠與倒向幾個列強,利用列強之間的爭斗,爭取自己變法圖強的時間。”
“當然,還有一部分的人,堅決地要求進行徹底的革命,因為中國的衰弱,是自下而上的,根源不在于皇帝或者是太后的無能,而在于基層的鄉村的控制權,一直是在地主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