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服少年平靜地說道:“因為你們幾位,還有你們家小姐的腰間香囊,都是同一個劉字,劉姓高門并不多,現在朝中也只有劉耽劉尚書一位了。”說到這里,他笑著對一邊的妙音說道,“若是這位小姐,我可就猜不出來歷了,畢竟王氏高門有好幾家,小生也不敢亂猜呢。”
王妙音似乎對這位華服少年并不是很在意,淡然道:“這位公子,剛才我劉姐姐的問題,你還沒有回答呢。你猜我們的姓,卻不肯自報家門,這樣挺失禮的吧。”
華服少年的臉上閃過一絲狡黠的微笑:“那請問二位小姐能猜出我的姓嗎?”
劉婷云的聲音有些激動:“敢問公子,你既從楚地而來,那你是姓庾嗎?”
華服少年笑而不語,搖了搖頭。
“那么,尊駕姓殷?”
“非也非也。”
劉婷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難道,公子姓桓?”
華服少年笑著點了點頭:“不才正是姓桓!”
孫無終的臉色微變,而王妙音的秀眉也輕輕地一蹙,劉婷云的聲音有些發抖:“你,你真的是桓家的公子嗎?”
華服少年笑而不語,而身邊的一個皮膚略黑,身強體壯的護衛則沉聲道:“正是,這位是宣武公的世子,桓玄桓公子是也!”
劉婷云的嬌軀微微地晃了晃:“什么,你,你就是桓玄桓公子?”
桓玄笑著行了個禮:“這回在下接任義興郡守之職,路過建康,正好想先來這京口看看此地的風土人情,再去吏部報道。沒想到能在這里得遇二位小姐,實在是幸事。”
說到這里,他看向了沉默不語的王妙音:“只是敢問這位王家小姐,是出自哪位建康城中的世家高門的門下呢?在下的父親,與建康城中的世家頗有淵緣,斗膽稱一聲世妹,并不為過吧。”
劉婷云笑著說道:“我家妹子,乃是瑯玡…………”
帶兵耀武顯張狂
王妙音突然開口道:“萍水相逢,未經長輩允許,不敢輕易自報家門,桓公子,你能看出劉姐姐的家門,是你的眼力出眾,劉姐姐可并沒有主動報出家世。但小女并未求教你的來歷,所以也無需向你報出家世。”
“而且,恕小女直言,桓家出鎮荊州已近一甲子,自令尊到令叔,皆刺荊州,荊楚豪杰大半為桓家舊將故吏,可你們桓家什么時候開始對這京口也感興趣了?”
桓玄笑著點了點頭:“王小姐教訓的是,是在下失禮了。不過剛才你提的這個問題,在下可以回答一二,當年先父在世時,就有意執掌京口,募兵北伐,那京口酒可飲,箕可使,兵可用的話,正是出自先父。”
“雖然他北伐大業壯志未酬,但是之后家叔桓公諱沖,也曾出鎮京口過,大家都是朝廷官員,大晉棟梁,并不用分這里那里的啊,就是荊州,也并非我桓家所有嘛。”
王妙音轉過了頭,一言不發,孫無終冷冷地說道:“桓公子,今天大家如果都是來看這講武大會的,那注意力還是放在擂臺上吧,別的事情,以后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