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號節點呼應)。
“第
309
號節點。”
林野的指尖在屏幕上點出這個位置,“618
的一半,黃金分割點。”
他想起實驗室驚魂夜保險柜里的殘頁,燒到一半的字跡
“他們在監控所有
35khz
的共振”,此刻終于明白
——wgsc
不僅在現實中追蹤他們,更在網絡上監控所有與能量節點相關的信息。
視頻突然自動跳轉至評論區。最新的一條評論來自匿名用戶,內容是串亂碼:618-309-Ω。林野用青銅羅盤的參數解密,亂碼變成一行小字:“節點的鑰匙在特斯拉的筆記里,35khz
是開門的咒語。”
這條評論發布于
35
分鐘前,點贊數停留在
618,再也沒有增加。
趙月突然抓起鼠標,將視頻拖到最后三秒。黑屏的背景里,隱約能看見拍攝者的影子,他舉著手機對準天空,極光在鏡頭里扭曲成螺旋狀,光譜的紅、藍、紫三色恰好對應氫原子巴爾末系的波長。當她將這段畫面與冰芯微生物的
dna
鏈對比時,兩者的螺旋角度完全一致,都是
35
度。
“這不是巧合。”
林野的聲音有些發顫。他想起張教授說的
“人工建筑的工程圖總會留后門”,這個視頻就像個精心設計的后門,用現代社交媒l的形式,將
1957
年的秘密傳遞給能看懂的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