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卻想,普通的人有什么責任和義務去接納一群跟自己無關的人?
他們在這里坐得有點久了,恰逢金烏墜落時分,斜陽照紅墻,石含章這個角度看譚霏玉,正好背著光,微芒勾勒出他臉的輪廓。
石含章是最先被問那些關于神的問題的,當時他說要再想一下。現在他大概有了答案,他也不想成為神,不會擁有什么神力。
然而,倘眼前人是小小神仙,并沒有通天的本領,卻注定要為人燃燒一點自己的價值——一根筋地只想編書,挨罵沒關系,遇到別的困難不要緊,好像也沒有幻想太多金錢上的回報,怎么不算一種自我燃燒?——那石含章愿意做那個五體投地的同時,也叫得出他名字,聽得見他心聲的信徒。
小神仙對自己在石含章心中突然就位列仙班一事絲毫不知情。信徒拍了拍小神仙的肩:“反正先不想了,你也說了適當的罵戰有利于破圈,就當這是好事吧……我們先去找吃的,帶你試一下這邊的‘三套車’。”
后來孟亦也回復譚霏玉了,
果然這人根本不可能真的不看評論。
出乎譚霏玉意料的是,孟亦這次似乎不太在乎,給他連發了兩條語音過來,
聽起來應該是正在走路不方便打字,
語調還挺輕快。
“沒事的,”孟亦說,
“不好意思啊石榴老師我還是在一開始就忍不住偷看評論了,不過我覺得大部分人還是在夸所以我不會在意那么一小撮評論的!而且我本來就應該多聽聽不同的聲音,這樣才不會閉門造車……哈哈哈當然主要是書在線上平臺閱讀量多了好多啊——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好多關于書的討論,
好高興。”
和他帶到了北關市場吃三套車,正坐在店里,
聽了這條語音也笑了。誰說做出版的反應遲鈍跟不上社會的高速發展?這不是嗅覺很靈敏嘛。
甚至他前單位的領導下午也給他發信息了,
說小譚啊你有這個營銷方案當初怎么不早說啊?現在是在哪個文化公司高就啊?還明里暗里表示雖然他小譚離職了但是如果愿意也是可以和社里合作出版這一本的。
譚霏玉當時逛文廟呢,看到這種消息就煩,
但還是很有素質地抽空回了領導一句:當初給我批預算了嗎就問我有方案怎么不早說?
領導:哎呀,社里的困難你也是知道的嘛。
領導:年輕人不要老是別人說一句就著急[微笑]
譚霏玉:主任您忙去吧啊[玫瑰][玫瑰]
當然他以前也不是沒做過類似的事,說實話有時候書還沒全看完呢,被催著趕緊去聯系作者,趁著書或者作者剛有點熱度但又沒那么火的時候以一個相對低的價格拿下來,
萬一最后翻車了或者熱度轉瞬即逝,那就拖到解約好了。
他不想說這樣做的編輯或者領導有什么天大的錯,人在其位有時候身不由己,被kpi異化不是很多人的本意……做沒熱度的書沒效益,沒效益就做不了更多書,再說句更現實一點的,大家都是要張口吃飯的,高尚不能當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