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霏玉擺擺手:“行那你趕緊去吧。”
石含章:“要跟我一起出去嗎?”
譚霏玉:“不去,我要和你保持距離的,孤男寡男在外面一起拉拉扯扯的像什么樣子。”
石含章:“……”
下午孤男寡男還是一起出門了,譚霏玉是來旅行的,不可能真的天天窩家里。
今日風和日麗,坐上剛洗過不久煥然一新的紅色小越野車,驅車一小時左右到了離石含章他們家小區六十公里外的驪靬古城。
這個神奇的古城譚霏玉早有耳聞,它的出名并非因為它是一座西漢保存至今的古城遺跡——實際上現在能看到的也已經不再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城了,而是現代人修筑的人造景點。
它之所以為人知,一是因為傳說古羅馬軍隊跟安息軍隊打仗的時候一部分兵士流落到了此地,并在此定居,還說當地人之中有些羅馬人后代,深邃的眼窩高挺的鼻梁卷曲的頭發,長得跟羅馬人似的。描述得有鼻子有眼的。
譚霏玉聽到這個傳說的時候還問石含章,那你不會也是羅馬人后代吧?羅馬人在的地方就是羅馬,所以你們金昌的永昌縣就是羅馬,天哪,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出生就在羅馬。
石含章說自己根正苗紅得很,出生就是牛馬。
其二是因為這個新修的所謂驪靬古城景區……它真的十分超乎人的想象。
譚霏玉從來沒有到過這樣的地方。
這個古城的荒誕早有端倪,進入景區的必經之路上有個怪異的雕塑——裝飾著羅馬柱的碑石上有兩身雕像,分別是一個中國古代將軍和一個羅馬將軍在相互作揖。
再往前開一段路,到了景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闊的圓形中心廣場,兩側分別有半圓形歐式建筑夾拱,中間是各種羅馬人雕塑,愷撒大帝之類的。
再走幾步,建筑唐突變成中式古城,底下還樹了一尊彌勒佛。
這竟然還是一座寺廟,它叫金山寺。
走進金山寺……大雄寶殿是一座帶有金色穹頂,外用羅馬柱和十字架修飾的歐式神廟。
踏上層層臺階,譚霏玉覺得自己已化身希臘人。再一抬頭,看見潔白的墻身上用類似word打出來的藝術字體寫著“阿彌陀佛”。
大門還是基督教堂常用的那種彩窗樣式。
石含章說:“這就是我們羅馬人,有著無限的包容力,建了這樣一個文化大融合的寺廟。”
譚霏玉真的感到非常震撼:“而且還不收門票,羅馬人真好。”
進入神廟內部,里頭供奉著的卻是五方佛和千手觀音。
原本譚霏玉是個只要看到有供奉的佛像都會拜一拜的信男,但在這里總覺得有點奇怪,繞了一圈就出去了。
出來之后發現后面還有兩座石獅子,石獅子腳下不知道被誰擺了四個小手辦,走近去一瞧,居然是唐僧師徒四人。
“這要素是不是有點太多了……”譚霏玉的靈魂被這種藝術震得要跳出宇宙了,“我現在感覺像在看一本書,主角是個魔法師,他戴著尖尖的巫師帽走回他的住宅——一座中式園林,到了廚房他開始用柴火灶和大鐵鍋煮魔法藥水,煮完之后他拿著這藥水去和隔壁的道士對瓶吹,道士唱起了kle,kle,little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