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淮卻像是突然什么都聽不懂一般,就那樣看著顧父雙唇一開一合,思緒逐漸飄遠。
他第一次見到林羽安其實是在一場婚禮上,那時的林羽安還沒有被認回林家。
結婚的人是顧父一個生意伙伴的兒子,
臺上一對新人郎才女貌,
彼此幸福相望,
但臺下卻議論紛紛,
全都是說不般配的聲音。
直到現在,
顧淮都還能想起那天糟糕的心情。
母親在自己耳邊不住小聲抱怨,時而說新郎一定是著了什么道,
那么優秀的一個小伙子,
怎么就非要娶一個沒家世沒背景,
還離過婚帶著孩子的女人,
時而又叮囑顧淮以后離這一家人都遠一些,別跟著這些人學壞。
不知怎么又提到了顧淮的成績,便喋喋不休地抱怨起來,
責備他為什么只拿了一等獎,
而不是特等獎,是不是根本沒有努力好好學習。
而那一次的競賽,其實根本沒有特等獎,一等獎已經是最高獎項。
直到現在,
顧淮也不知道那天母親的怒火,
到底真的是因為對自己失望,還是只是因為哥哥生病了,
她卻要被迫出門參加婚禮,不能照顧哥哥。
顧瀾是因為顧夫人的疏忽而摔成這樣的,所以顧夫人對他的關心和愛里,
大概更多摻雜著的是一個母親無論如何都無法扭轉的自責。
可也正事因為這樣的自責,從小到大,母親似乎將所有的溫柔和關懷都給了癱瘓的哥哥,面對顧淮時,便只剩下了對他成績的冷冰冰的質詢。
小時候的顧淮曾天真地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優秀,做得足夠好,就能得到母親的關心,為此他嚴苛到近乎變態地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要做到完美。
可后來他才發現,無論他多么優秀,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都無法得到他那癱瘓在輪椅上的哥哥只需要一聲哭鬧就可以輕易獲取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