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箏醒來之后,還沒見過柳戚戚這么矛盾的人。
她經(jīng)常對自己出言不遜,嘴上沒個輕重,但照顧她的方方面面都極為慎重體貼,每天雷打不動地給她熬藥,一個方子沒用就換另一個,直到將所有藥材都試用一遍。
流箏雖失了記憶,卻不是個傻子,旁人對她的好她能看見,對她的善她能感知。
因此,那段時間她對所有人都留有戒備,唯獨柳戚戚。
那人常在她失憶時對她說,“你曾經(jīng)有個相好的,可惜他不知道你還活著,你們倆好起來時私下還互定了終生,你要是敢不好好給我治病,我就在你每日喝的藥材里面下毒藥,把你藥得貌丑無鹽,告訴你那相好的,其實你還活著,給他希望,再把你的尸體丟給他,讓他下地獄。”
說來也可笑,那時流箏對這件事幾乎沒有絲毫印象,但柳戚戚話中卻說的極為嚴重,好似極為怕她不好好治病。
流箏有時會想,不是她自個說的,想不起來也是件好事嗎?又為何這么迫切的希望她想起來這一切。
她雖然什么也不記得,卻能猜到自己過去的日子不會太好過,否則兩人也不會落到這番地步,怕是哪一天死在院子里也沒人能發(fā)現(xiàn)。
那段日子,她每日的興趣便是聽柳戚戚絮絮叨叨的說教,看她釀一手好酒。
直到不久后,她的腦海里忽然出現(xiàn)另外一個人的身影。
是個男人。
他的面容極為模糊,但嗓音和身段又十分熟悉,仿佛兩人相識已久。
夢中的他對她極好,會在她難過時傾心安慰,想盡辦法討笑,會教她撫琴,她學東西慢,他便一遍一遍耐心地教。
那個人曾與她定下一個約定。
他們曾在一株梅樹下親手埋了一壺酒,他與她約定,等來年酒成熟時,他們比藝撫琴,勝出者便可以擁有那壺酒。
流箏至今都記得那時少年的意氣風發(fā),還有豆蔻枝頭,女子悄然生出的萌動,只是,她失約了。
他們在那株梅樹下無數(shù)次撫琴彈奏,傾心暢聊,流箏卻在最后一刻,違背了他們的約定。
再次見面時,她忘記了一切,成為了sharen不眨眼的刺客,在刀尖上舔血,他卻溫聲淺笑相待,向她步步走近,不懼她身上的刀刺,只懼怕她對他的漠然而推拒。
他出于保護原因,不得告訴她一切真相,卻總在一遍遍提醒她:
“流箏姑娘,你是好人。”
所以,不要自棄,不要菲薄,不要難過,哪怕你提了刀,沾了血,那又怎樣?
她還是他心目中那個小姑娘。
以身養(yǎng)子蠱的那些日子里,流箏常常夜夜夢魘,夢中十八層地獄,不見天光,每當她被無數(shù)爬起來的森森白骨拖拽著往下墜時,總有一道聲音在她耳旁響起——
流箏姑娘,你是好人。
這一句話,在她數(shù)次要墮棄時,救了她一回又一回。
流箏縱橫江湖數(shù)年,從沒見過這樣一個人,他在百姓那里,是心懷天下為國為民的賢良太子,在陳帝那里,是運籌帷幄隱忍蟄伏的謀逆之人,在其他以他為尊的人眼中,是身懷城府執(zhí)掌乾坤的尊者,但在她面前,卻只是個傾盡一身溫柔和耐心的普通男人。
他不懼她的刀鋒,一次次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