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接過言清遞來的那本泛黃兵書,秦明便似被磁石吸附,一頭扎進了兵法的世界。
白日里,他守著沙盤寸步不離,指尖在細沙堆起的城池、山巒間反復推演,連飯食都需旁人再三催促才肯動筷;夜幕降臨,他又就著油燈微光,逐字研讀兵書中的陣法要義,書頁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皆是他廢寢忘食的印記。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這句老話,成了秦明這段時日的寫照。
于他而言,這本兵書遠不止是報名參軍的“通關秘籍”,更像一把鑰匙,轟然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門后,是他馳騁大周疆土、成為一方軍閥的無限可能。
接下來的三日,秦明與沙盤為伴,將書中陣法翻來覆去地拆解、重組。而言清也時常踏入院中,在沙盤前與他對弈推演。這沙盤對弈,絕非戲耍,兩人皆拿出真本事,時而模擬兩軍對壘,時而推演攻防策略,往往一坐便是一兩個時辰,窗外的日頭升起又落下,竟渾然不覺。
起初,秦明對兵法尚顯生疏,每一次對弈都落于下風,沙盤上代表他的“兵力”屢屢被言清逼至絕境。
可隨著對“一字長蛇陣”“二龍出水陣”等陣法的熟悉度日漸加深,他的應對愈發從容。
某日推演時,他竟以一記出其不意的“回馬槍”戰術,打亂了言清的部署,贏下了首局。
這突如其來的勝利,讓身為“陪練”的言清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她雖知秦明聰慧,卻未料其領悟力竟如此之強,遠超預期。
又過了四五天,秦明的進步愈發顯著,對陣言清的勝率已能穩定在三成以上。
這一幕,恰好被偶爾路過的梁莽撞見。當看到秦明在沙盤上與言清你來我往、絲毫不落下風時,梁莽瞳孔微縮,心中滿是震驚。
要知道,在這村子里,唯有梁莽知曉言清的真實身份。
在他眼中,言清的兵法造詣深不可測,秦明能有這般成績,怎能不讓他肅然起敬?
自覺對陣法的理解已足夠支撐實操,秦明終于吹響了民壯團訓練的號角。
“咚咚咚!”
清晨的法。
演武場上,喊殺聲、馬蹄聲、鼓聲交織在一起,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進步肉眼可見。
這其中,民壯團的主力——北境軍戶們表現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