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硯走到放映區前,按下播放鍵。
短片緩緩展開,黑白影像與彩色現實交織,老人的聲音低沉卻有力,訴說著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影片最后,鏡頭定格在吐遜奶奶的臉上。
她閉著眼睛,輕聲哼起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隨著她的吟唱,畫面漸漸切換至一群不同民族的老人合唱這首歌的畫面,聲音由弱漸強,穿透屏幕,直抵人心。
整個展廳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沉浸在這段旋律中。
那不只是音樂,更是一種連接——過去與現在、語言與語言、心與心之間的橋梁。
林硯站在人群后方,看著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他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值得的事。
可他也清楚,這只是個開始。
就在他準備走向臺前講話時,耳邊忽然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
馬合木提悄悄走到他身邊,壓低聲音說道:
“林硯,我做了點小安排,等會兒閉幕式的時候,有幾個年輕人要上來講點什么。”
林硯一愣:“誰?”
馬合木提笑了笑,眼角的皺紋擠成一道暖陽:“他們會告訴你答案。”
林硯皺眉,還想追問,卻被阿依夏拉住手臂:“別問了,聽他的。”
他轉頭看向那個總是愛記事的老郵差,對方只是神秘地點了點頭,然后轉身消失在人群中。
林硯心頭一動,隱隱覺得有什么東西即將發生,就像當年爺爺站在茶館門口,看著第一縷晨光照進喀什老街時的那種感覺——一切都在悄然改變,而明天,終將有人去歌唱它。
閉幕式開始時,陽光透過老茶館的雕花窗欞灑進來,在地板上織出一片斑駁光影。
林硯站在展廳中央,看著人群中的孩子拉著父母的手指著展品,忽然想起爺爺的話:“記住,文化不是掛在墻上的東西,是活在心里的光。”
他正思索著下一步該怎么做,舞臺一側的布簾微微晃動,一群年輕人悄悄走上臺來。
他們穿著不同民族的傳統服飾,神情認真而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