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山轉身進了屋,不久之后捧出一本皮質封面、邊角已經破損的相冊。
他輕輕翻開,一張張泛黃的照片展現在眼前——有老茶館前的長街、有銅器鋪子里忙碌的身影、還有孩子們在巷口追逐嬉戲的畫面。
“這是我父親年輕時拍的。”艾山低聲說道,眼神中透出一絲懷念,“那時候,這片地方還熱鬧得很。”
林硯一頁頁翻看著,每一幀畫面都像是一部無聲電影,在他腦海中緩緩播放。
他仿佛看見了爺爺當年在這條街上奔走勸說村民修繕老屋的模樣,聽見了母親唱過的維吾爾民謠,嗅到了空氣中飄來的烤馕香……
“這些照片太珍貴了。”林硯輕聲道,“它們不只是影像,而是這片土地的記憶。”
艾山點頭:“你想怎么做,我就配合。”
回到茶館已是深夜。
眾人圍坐在桌邊,氣氛凝重而緊張。
林硯將新發現的照片和艾山家的相冊逐一掃描歸檔,開始整理成一份完整的申訴材料。
“我們現在有了歷史影像,有了實地比對,有了專家支持。”古麗米熱一邊幫忙標注照片時間地點,一邊冷靜分析,“只要提交給專家組,就有希望阻止拆遷。”
阿依夏在一旁默默聽著,忽然抬頭看向林硯:“你會放棄嗎?”
林硯搖搖頭,嘴角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不會。我爺爺說過,這片老城區是我們大家的根。我回來了,就一定要守住它。”
窗外的風停了,夜色深沉,星光點點灑落在天山腳下。
林硯將所有資料打包完畢,準備發送給專家組,并附上一封親筆信:
“每一塊磚瓦背后,都是一個家庭的記憶。我們不能為了利益……”林硯的手指輕輕摩挲著那封來自專家組的正式通知,紙張沉甸甸地壓在他的掌心。
他抬起頭,陽光從茶館斑駁的窗欞中斜灑進來,落在他微瞇的眼角,仿佛也照進了他心里最柔軟的一處。
“成了。”他低聲喃喃,聲音里藏著壓抑許久的激動。
阿依夏站在一旁,雙手交叉在胸前,嘴角早已翹起,卻還故意繃著臉:“這才多久?我就知道你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