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拉提也低聲應了一聲:“要是能保住手藝,我也愿意聽聽怎么個合作法。”
阿依夏看向林硯,眼神復雜中帶著信任。
她終于明白,林硯不是要抗拒變化,而是在尋找一種既能保留傳統的尊嚴,又能走向未來的平衡。
會議結束已是深夜,眾人各自散去。
林硯獨自留在茶館門口,望著夜空中的星星。
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具體內容。
因為這,將是決定未來方向的第一步。
也是關鍵的一步。
清晨的涼意還未散去,老茶館門口的青石板上,還殘留著昨夜露水的痕跡。
林硯推門而出,衣角被風卷起一角,他深吸一口晨霧中的空氣,心中卻如壓了塊石頭般沉重。
趙明遠已經等在巷口,身后站著兩個西裝革履的男人,手里拎著皮包,神情冷峻。
“林先生,這么早打擾,抱歉。”趙明遠笑著迎上來,語氣里透著一絲壓迫,“昨晚你掛斷電話后,我一直在想你的方案……說實話,我覺得太慢了。”
林硯站在臺階下,仰頭望著他,臉上沒有多余的表情。
“我們不是來做快消品的。”他說,“第一步試水小批量定制,是為了驗證市場接受度;第二步建立非遺品牌聯盟,是為了形成合力;第三步引入文創設計師共創,是為了讓傳統真正融入現代生活。這不是拒絕資本,而是要引導資本,讓它服務于文化傳承。”
趙明遠皺眉:“太慢了,賺不了快錢。”
“我們不是來賺快錢的。”林硯語氣平靜,但每一個字都像釘進地磚里,“是要把這塊牌子立穩,走得長遠。”
兩人對視片刻,氣氛凝滯。
趙明遠終于嘆了口氣:“你是真打算在這條路上走到底?”
“不是打算,是已經在走了。”林硯輕輕一笑,“如果你愿意,可以一起。”
趙明遠沒有立刻回應,只是低頭看了眼腕表,然后擺了擺手:“再考慮一下吧。”
正說著,林硯的手機震動起來,文旅局來電。
接通之后,對方傳來一個好消息:他們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試點單位”,并獲得專項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