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失蹤多年的王爺,確定是真的么?
不過如今桓王殿下頗得寵愛,自然也沒有人敢說出心里話來。
和太后同行的秦太夫人感慨說:“桓王此等姿容,看起來有些過于妖異,等會到了廟里,桓王殿下應該好好拜拜呦。”
孫宮正笑道:“奴婢聽聞大雍的陳高祖初登大寶之時,根基并不穩固,他有兩個弟弟,生的十分美貌,陳高祖出行最喜歡讓他們隨侍,眾人看見了他們姿容,都說是天家氣象。如今桓王有此風姿,也是皇室之幸呢。”
章太后說:“那是比皇帝那張臉得民心。”
嚇得太夫人都不敢說話了。
皇帝出行,要帶一些隨侍的文官,這些文官負責記錄皇帝言行,以及……創作詩文來贊美皇帝。此外諸多隨行的貴族子弟,有時候也會奉上一兩首贊詩。
如今太后和桓王殿下也在,自然吹捧的時候也要帶上他們。
苻曄看他們作的詩,說太后都是德厚流光啦,儀態莊慈啦,說皇帝都是天子威重啦,天日之表啦。
寫他,是“美玉堆疊之貌,金樹銀花之姿”。
他很高興。
他很愿意做個被人吹捧的美男子!
“一輪明月出云來,疑是玉人下蓬萊。人間亦有清光照,催得一夜百花開。”苻曄感慨,“好詩,好詩。”
苻煌覺得他應該開始學學寫詩了。
起碼多看看什么叫好詩。
苻曄看他面露嫌棄之色,解釋說:“其他當然有更好的詩,但和我沒什么關系,我還是
從皇宮到那石佛所在地,快馬不過一個時辰路程,但他們浩浩蕩蕩數百人的隊伍,人多,走的也慢,慢悠悠一直到未時才到。
離寺廟還有兩里左右的時候,苻曄就看到了那座石像。
它就坐落在一個很破的古寺中間,那寺廟叫善緣寺,建在一個高坡上,石像高聳,數里可見,比他想象的還要巨大。
神像越巨大,對信眾越有威懾力,只是這么大的石像,肯定造價不菲,這幕后之人不知道是誰,搞那么大石像做文章。
這邊在兩城交界處,連民戶都沒有,四下都是荒野,枯草叢生,鄉野之地,卻到處都是達官貴人的車馬,往來的香客綿延數里。他往后看,黃羅傘蓋遮蔽著太后的鸞輦,宮中儀仗衛簇擁而行,后面是諸貴人的馬車,馬車幔帳華彩熠熠,在這鄉野之地,華美的如同神仙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