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由得暗暗嘆息一聲,再有銳氣的人也終究會被社會改變。
宋知南哪是那么輕易被改變的,她在憋大招。此路不通,我就換一條。
女人在權力面前,還是得向男同志學習。畢竟人家有幾千年的經驗和歷史,幾千年來,他們把女人隔絕在權力外面,讓她們沉溺于愛情、家庭和內斗,讓她們甘愿犧牲自己,自己把自己套進好女人的繩套里。不得不說,人家是有一套規則的。她可以拿來用嘛。前途是光明的,但過程肯定是曲折的。
首先,她要政治正確,讓那些人在表面上挑不出她的錯。其次,她要分化那幫男人們,不要讓他們那么團結,團結一部分,狠抽一部分,也讓他們內斗起來。
確立后思想后,宋知南開始寫計劃。
國慶廠慶,宣傳肯定少不了,痛說革命家史也少不了。她先從這方面入手。
這幾天,宋知南打著采風的借口,沒事就出門轉悠,食堂、車間、副食店都出現了她的身影。
效果是明顯的,她很快就有了素材。
宋知南打算先做一個“感動青陽照耀紅星”的系列人物專訪。
第一個人物是廠里的搬運工張鐵山,張鐵山跟別的男人不一樣,他是上門女婿。他家兄弟多,娶不起媳婦,他又不受父母重視,經人介紹就當了上門女婿,岳父岳母給他安排了工作。
結婚不久,張鐵山的岳父岳母就纏綿病榻,妻子也生了病,張鐵山整天忙里忙外,他對岳父母很好,在工人中的口碑也挺好。當然,他也因為上門女婿這個身份被很多人看不起。張鐵山為人沉默寡言,平常只知道埋頭干活。
宋知南決定把張鐵山做為正面典型來宣傳,以前見社區動不動就宣傳什么最美兒媳婦,她心里就不得勁,她心疼那些男人們,為什么就沒有最美女婿呢?你憑什么歧視男人?
第二個先進人物,是附近有名的好爸爸,他善待妻子帶過來的一雙兒女,哪怕孩子有病也堅決不放棄。
宋知南連稿件的名字都想好了:第一篇名字就叫做《張鐵山:孝老愛親好女婿》,第二篇名字叫《父愛如山:為兒女撐起一片天》。
你看她一口氣寫了兩篇男同志,誰說她不為男同志說話?
宋知南找李群英借了一部相機,她脖子上掛著相機,手里拿著筆記本,兜里插一枝鋼筆,像模像樣地去采訪張鐵山。
張鐵山搬了一上午貨,從食堂打了飯菜,正狼吞虎咽地吃飯,突然聽到有人找他。
他一抬頭見是個十五六歲的年輕姑娘,他愣愣地問道:“你、你找我?”
宋知南打量了一眼張鐵山,這人四十多歲,身材精瘦,面容黝黑,背有些佝僂。
她先自我介紹道:“張鐵山同志,我叫宋知南,是工會的干事。這不馬上就是十一和廠慶了嗎?廠里決定大力宣傳咱們廠工人的先進事跡,我就做了一個‘感動青陽照耀紅星’的人物專訪系列,同志們向我推薦你,說你數十年如一日地孝順岳父岳母,照顧生病的妻子,是咱們廠有名的孝順女婿。”
張鐵山先是詫異,隨即一想,也是,他確實數十年如一日的照顧岳父岳母,對他們跟自己親爹親媽沒區別,不對,比對自個爹娘還好,他都沒好幾年沒見到爹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