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朱由檢并未急著再大刀闊斧的進行下一步動作。
只是讓錦衣衛暗中在這兩日不斷于民間宣傳,告御狀之人慘死乃是秦王府所為。
作為過來人。
朱由檢再清楚不過,民意需要發酵一段時間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
只不過有些可惜的是。
他時間實在不多,再過幾天就要直接動手了。
否則讓民意再持續壓抑一段時間,期間再用些手段拉扯。
那等到他著手引爆之時,才真叫一個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在告御狀之人慘死于客棧中的第一天。
府城內的一眾百姓對于這事還是一副懂的都懂的態度。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比如相識百姓們在街上碰面,或者是于飯攤前偶遇時。
往往會在雙方眼神接觸后,隨即往秦王府的方向瞟上一瞟。
畢竟是皇親國戚,大家沒有說什么,但具體的懂的都懂。
不過輿論的傳播速度總是極其驚人的。
尤其是在皇帝位于身邊的時候,大家必然會有聊不完的話題。
更別提這其中還有錦衣衛在推波助瀾。
因此在第二天。
府城內的輿情已經發生了大幅變化,矛頭尖端直指秦王府。
皇帝對我們那么好。
從京城那么遠的地方來到陜西,就是為了讓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吃飽飯。
不僅如此。
皇上他還為我們主持公道,連宗親王府之人犯法皇上都要嚴懲不貸。
可秦王府竟然把那告御狀之人當著大家的面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