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說。
劫掠一番有了更多的錢財后,還更方便他們與自己做生意了。
漢人見狀,知道皇太極已有意自己的獻策,便繼續(xù)朗聲開口道:
“所以臣以為繞過寧、錦二城,直接從蒙古入關南下,才是我大金未來數(shù)年的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
“就算不成,憑此入關之事,我大金也有了與明朝議和的資本!”
議和兩個字,深深觸動了皇太極的內(nèi)心。
他太想議和了,他簡直做夢都想議和。
議和。
就代表著他們從遼東采買物資不需要再由走私商人供應了。
能花一兩銀子買的東西,誰愿意花十兩去買?!
這也是為什么,前段時間袁崇煥私下找他議和時他是那么欣喜若狂,發(fā)現(xiàn)被騙了后又直接當場破防暴跳如雷的原因。
現(xiàn)在回想起來。
皇太極覺得自己當時可能有些沖動了,不應該站出來直接罵他的。
袁崇煥身為寧遠守將,乃是世家豪族推出來的代表。
按常理推斷。
他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應私下提出議和之事才對。
既然如此,袁崇煥便肯定有更深層次不為人知的目的。
可惜袁崇煥已經(jīng)下崗不再是寧遠守將了。
要不然的話。
反應過來其中彎彎繞繞的皇太極非得找袁崇煥勾兌勾兌,問問他到底是怎么個事不可。
此時。
皇太極已被那名漢臣說動了心思。
繞道從蒙古入關,既不會遇到太大阻力,又可以為自己賺取議和資本。
他剛想開口讓眾人深度思考此舉的可行性,便聽到手下一名親信大將開口了。
這名大將不通兵事,但他的地位和職責在皇太極眼中,要比其他那些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要重要的多。
因為此人,是主要負責對明朝方面的情報工作的。
留著金錢鼠尾的將領開口道:“主子,奴才聽說明朝新登基的少年天子手段狠辣且有勵精圖治之心。”
“所以若是輕易繞道入關南下的話,恐怕會生出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