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皇太極來說。
今天議政的主要目的,便是定下未來一至兩年內,后金的主要戰略目標。
而戰略目標的對象,自然便是明朝。
隨著皇太極首肯示意。
一名留著金錢鼠尾發型的將領率先站出來開口:
“主子,奴才以為我大金接下來兩年之內都應把兵力重心放在繼續進攻遼東前線上。”
“幾個月前,您曾親自率眾進攻寧遠、錦州以試其深淺,雖然并未一舉破之,但通過這次試探性進攻仍能看出這兩城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難啃。”
“況且若是能將這兩城拿下,那對明朝來說整個遼東便將無險可守,而我大金亦可以此為據點,進可攻退可守。”
“甚至說日后憑此南下問鼎中原也未嘗不是沒有可能。”
面對著這位直屬將領的策論,皇太極并未接話,只是輕輕點了點頭以鼓勵其他人繼續說下去。
五六月份的時候。
他曾率眾先后在一個月內先后進攻寧、錦二城。
二城守將雖龜縮于城內不敢應戰,但對大金來說,還真沒那么容易把這兩座城池給啃下來。
他們更擅長野戰,而非攻城。
但皇太極也沒有斥責手下將領的提議。
身為大汗,他要做的便是從一眾提議中甄別出最合適的那一條,而非遇到不妥的便開口駁斥。
至于手下所說的南下問鼎中原
皇太極確實有這份野心。
不過現在來說,太遠了。
見剛才那名將領的提議未被采納,一名漢人繼而跟著站了出來:
“大汗,臣以為不值得在寧、錦二城上浪費太多兵力。”
這名漢人并未以主子、奴才的稱呼來與皇太極對話。
當然,并不是他不想。
畢竟指望一個投降的漢奸有太多節操是不可能的。
主要是現在的后金朝廷之中,只有皇太極的一些直屬部將才能這樣與之對話,以示恩寵。
頓了頓后,那名漢人繼續說道:
“明朝的一些世家豪族還指望遼東地區來與我大金行貿易之事,所以斷然不會看著寧、錦失守!”
首位上的皇太極點了點頭,對這名漢人投去贊賞的眼光。
自古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