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掙扎的毛文龍在沉默片刻后,沙啞著開口道:
“你們都聽說最近姚撫民的事了嗎?”
對于東江鎮的守將們來說,本就和覺華島有所往來的他們,自然也是對其守將姚撫民耳熟能詳的。
眾人也都知道去年姚撫民被袁崇煥所坑,帶領家人戰死于覺華島外的英勇事跡。
并且當時袁崇煥這個死了娘的狗雜種還反咬他們一口。
說覺華島之事皆因他們東江鎮守兵未及時救援所致。
所以此刻提起姚撫民的名字,一眾將領既有心痛也有仇恨。
心痛是對姚撫民的,仇恨是對袁崇煥的。
頓了頓后,毛文龍繼續開口說道:“前幾日姚撫民和其他一些戰死的同袍都被新登基的陛下追封了。”
眾將領一滯,這事他們自然也聽說了,但并沒放在心上。
其中一個將領也是嗤笑一聲后直言不諱的開口道:“追封有個甚么鳥用,人都死了還他娘搞這些虛的。”
“更何況追封的獎賞真能發到姚將軍的后人手上嗎?”
一人引起話頭,眾人也是立馬義憤填膺起來,接著又將話題轉移到了毛文龍不要進京上。
毛文龍再次擺了擺手。
他理解手下這些將領,但他和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毛文龍覺得,新登基的少年天子能從一堆陳年奏折里,看出那些將領是真正的有功之人,已經可以證明一些事情了。
他的內心開始偏向于進京。
述不述職的不甚重要,他主要是想親眼看一看這位少年天子。
除了這一點外。
還有一個讓毛文龍偏向于進京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了。
長年累月征戰留下的暗傷,讓毛文龍自己也知道自己可能沒幾年活頭了。
對于見慣了生死的毛文龍來說,死亡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只是近些年來,他常常因此回憶起一些往事。
他想起了年幼時的自己,那時的他貧困潦倒,好在有親戚幫扶才沒被餓死。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依然沒有被磨去雄心壯志,曾在一次醉酒后當眾喊出“不封侯不罷休”的狂語。
封侯,這輩子已經是沒什么希望了。
能做到眼下的欽差大臣,毛文龍覺得自己幾十年的人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不算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