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
好,劉迎霞:“現在孩子上學也太費勁,東山都有學區房了你知道嗎?”
東山是個鎮,陳韻一家人的原籍就在下屬的一個村子里。
不過她打小在上屬的新姚市區長大,對農村只有逢年過節的記憶。
她道:“一平方賣多少?”
劉迎霞手比劃一下:“八千?!?/p>
陳韻記得上次回老家的時候看過,鎮上的奶茶店員工資也有個三四千。
她道:“買的人多嗎?”
劉迎霞:“有錢大家也不買,都愿意自己蓋。”
蓋房是老一輩的執念,陳韻其實不太能理解。
她對故鄉沒有深情,純粹是成全父母的愿望,不過偶爾想起來還是很心疼這一百多萬。
既然花了,就得物有所值。
她道:“等放暑假,你們帶孩子回去住幾天唄?!?/p>
劉迎霞面上一喜,還是說:“星星不報幼小銜接了?”
陳韻:“就玩半個月,耽誤不了你孫女高考?!?/p>
小小年紀逼得那么緊,大未必佳。
劉迎霞是堅信家里這985跟211的雙劍合璧,生出來的絕對沒有孬種。
她道:“放心,我肯定盯著她讀書做作業?!?/p>
陳韻好笑道:“讓她好好玩吧。”
劉迎霞:“村里能有啥玩的,我就是帶回去顯擺顯擺有后了?!?/p>
多年前因為沒有兒子受到的精神折磨,因為有第三代才迎刃而解。
無論陳韻如何優異,人生的巔峰都好像在孩子跟她姓這件事上。
她其實不是很想參與這個話題,把菜撂一邊:“我去看星星作業寫得怎么樣?!?/p>
陳星月在玩橡皮,敏銳捕捉到媽媽的腳步聲。
她像是被踩到尾巴的貓一樣馬上有反應,假裝自己一直在認真做作業。
老盯著她,像是把她當犯人。
少看一眼,這孩子就能給大人找氣受。
陳韻無奈地拉過椅子坐她邊上:“做到哪啦?”
陳星月乖乖巧巧:“做一半了?!?/p>
哪有一半,分明才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