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月也不在意。
她滿足了自己的傾訴欲,進商場就全剩購物欲。
陳韻先給她上根弦:“只能花五十塊?!?/p>
陳星月已經很識數了,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信手拈來。
不過她對錢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晰,一雙眼睛亮晶晶:“好多啊?!?/p>
同樣是人民幣,也得看在中國的哪片土地上花,就進了這商場,估計跟糖灑在海水里差不多。
陳韻估摸著她最后還是得去抓娃娃,說:“嗯,慢慢花吧?!?/p>
陳星月不心急,在幾家感興趣地店里轉來轉去,看中什么都要先拿起來看一眼價格,發現超出預算再放回去。
說真的,光是這種可憐巴巴的小眼神,快讓陳韻不忍心了。
不過她也得守著自己的原則,掐著時間差不多:“先去接弟弟,等下再回來挑。”
陳星月點點頭,還記得問:“他也可以買東西嗎?”
一碗水要端平,尤其是這種明面上的東西。
陳韻:“當然了。”
陳星月:“那弟弟可以買那個蠟筆小新。”
究竟是她要買還是弟弟要買?陳韻:“那得弟弟同意才行?!?/p>
陳星月這個年紀,忽悠弟弟正是很擅長的時候。
陳昕陽沒甚主見,尚不知道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上。
他聽姐姐說蠟筆小新好,沒怎么猶豫就同意了。
陳韻倒覺得不太妥,反復確認:“你真的想要嗎?”
越問,陳昕陽越喜歡。
搞得陳韻都不知道怎么往下接話,心想這到底屬不屬于要不要干預的事情。
她生兒育女到今天,也不敢說自己已經學會了做媽媽,常常陷入“什么教育才是對的”的困擾里。
跟父母講,他們對二胎平衡的經驗為0。
跟朋友聊,同齡人又多數還沒開始面對這個問題。
唯一在這件事上有共同語言的,大概是共同孕育兒女的另一半,正好宋逢林又是個很愿意在孩子們身上花時間的爸爸。
陳韻找他說這個,那簡直是一拍即合,兩個人蓋著棉被大聊特聊。
也忘了是誰開口的,說起女兒剛出生時候的事情。
不管如何的一碗水端平,第一個孩子對父母的意義總是不一樣。
陳韻現在想想:“時間還挺快的?!?/p>
宋逢林突然:“十周年你想怎么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