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n啦,sharen啦!”
那人被推倒之后,就坐在地上,大聲哭喊。
“我的xiong口疼死了,走,去見官,我要你賠錢,坐牢!”
哭完之后又站起身,抓住蕭麥的袖子。
給不相干的人發錢,或許會觸發舍金棄銀或仗義疏財的劇情。
忍氣吞聲,則有可能觸發犯而不較。
但蕭麥實在忍不了,寧可不要點數也要給這種人一點顏色瞧瞧。
他二話不說,抬腳就踹在這人的腰子上,接著說道:“誰摁住他,就先給他發錢,否則我現在就把銀子全上繳,你們一個子兒也別想要!”
見百姓們無動于衷,蕭麥作勢就要進衙門。
眾人趕緊一擁而上,壓住那個無賴,有的為表忠心,還往無賴臉上扇耳光。
見巧取豪奪會挨揍,有些人就瘋狂打感情牌,主要是一些大媽:“蕭麥,那晚上我也去了,排了一宿的隊,臨到了你被抓走了,真不怨我啊。你就可憐可憐我,給我點銀子吧,家里窮得沒飯吃,孩子們餓得直哭,等著救命呢!”
“銀子就三百兩,有欠條的都不夠還,何況是沒欠條的,走吧走吧!”
轉眼間,三百兩銀子發了個精光,還有一堆人圍著蕭麥要錢花,蕭麥不勝其擾,索性拔腿就跑。
羅縣令不住搖頭,這會兒他已問過好幾個人,了解了來龍去脈:“唉,莫名其妙給人發錢,這不是施恩德,而是給自己結仇家。”
好不容易逃出重圍的蕭麥,復盤當初的抉擇,也是越想越無奈。
五兩銀子,相當于七八千塊錢,對貧苦百姓來說,不算多,但也絕對不是小數字。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領到銀子的自然歡天喜地,沒領到的還不得恨死自己?
久負大恩反成仇,世人大多有這樣的心理:面對不想還或者還不清的恩德時,就會對恩人產生仇恨,希望一輩子不見面,甚至詛咒恩人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