漚爛后的構(gòu)樹皮加草木灰與石灰蒸煮,要七天七夜。為此周勁在院子里又弄了個土灶,找了口舊鍋,砍了好多柴來,不停地煮。
七天后,土灶完成了它的使命,然后被一場大雨沖毀。
接下來還有碓料、清洗、抄紙、壓紙和陰干,若是農(nóng)閑,可以一步一步精細地弄,恰巧撞上了農(nóng)忙,一家子白天在地里、院里忙,回來之后也不能歇,得合力弄起那木錘子,將構(gòu)樹皮搗得稀爛。
整體下來做得比較糙,就是證實方法是可行的,等秋冬地里閑了,他們再去砍一批構(gòu)樹,再做一次。
水稻抽穗楊花時,付東緣來田里看過,謝花灌漿時也來田里記錄過狀態(tài)。
現(xiàn)在到黃熟期了,他估算了一下產(chǎn)量,發(fā)現(xiàn)這兩畝地盡管耗盡了周勁和小樓所有的心力,勤施肥、勤灌水,勤治蟲害,產(chǎn)量也堪堪和東頭的那些地的產(chǎn)量齊平,一畝只產(chǎn)三百斤的糧食。
觀察下來,付東緣發(fā)現(xiàn),影響水稻產(chǎn)量的所有因素里,起決定性的是蟲害。
卷葉螟、鉆心蟲、稻飛虱……蟲子咬枯了部分禾苗,影響水稻的抽穗揚花,甚至在老熟的時候,也會繼續(xù)為害。
人工捉,放鴨子啄,無濟于事。
下一季,付東緣要教周勁弄誘捕裝置。
這一季不弄,是因為他要在這些被蟲子為害過的水稻里,尋找抗病性強的植株,再通過人工的選育和雜交,一代代提升水稻的抗病性。
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但很有必要。
小暑這天,付東緣盯了很久的西瓜成熟了。
這顆西瓜是在子蔓上最早授粉成功然后掛果的,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風(fēng)吹雨打,日曬雨淋,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和它同期的幾乎都被付東緣摘掉了,由是狀態(tài)不行,它卻一路高歌猛進,茁壯成長,每天都在給付東緣驚喜。
河源村的暑熱從端午之后就開始了,小暑之后開始加劇,熱得人汗流如注,渾身好似被什么東西糊住。
在烈日酷暑底下干活的男的,沒有一個不赤膊的,曬了一天回來,肚子里就像生了一團火,喉嚨也被熏得沙啞,發(fā)不出任何聲音。
付東緣在家里的兩個頂梁柱要狂飲井水時將他們叫住,然后告訴他們,地里的瓜可以吃了,不妨洗把手洗把臉,拿水潤潤唇,然后過來吃瓜。
周勁提了桶水上來,把臉及膀子上的汗都擦擦,弄清爽了再去里頭找哥兒。
小樓用他哥剩下的水也將自己拾掇了一遍,洗去汗臭,再歡歡喜喜地進去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