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了么?”周勁臉上帶著沒回過神來的迷茫。
“不買。”付東緣說,“知道是這個價錢,我買一雙送給你,你會穿嗎?”
周勁頭搖得像撥浪鼓,不帶猶豫:“不會?!?/p>
“那不就得了,買給鳳姨,鳳姨堅決不要,或是要了但不會拿出來穿,那還有什么意義?”付東緣拉著周勁繼續(xù)在街道上搜尋,尋找著合適的“回禮”。
忽的,一家布店門口的小攤吸引了付東緣的注意力。
他拉著周勁走了過去,發(fā)現(xiàn)這家攤子遠看像是在賣鞋,近看不是,它賣的是鞋底。
“自己納的鞋底,很結(jié)實,哥兒要來一雙嗎?”賣鞋底的婦人一眼就看出這對年輕的夫夫,一個活絡(luò)些,一個悶頭悶?zāi)X,家里一定是夫郎做主,所以張口就像這位愛笑的哥兒推銷。
付東緣先拿起一雙,上手試了試鞋底的質(zhì)量,覺得不輸于剛才的那家“專賣店”,才開口詢問價格,“這樣一雙鞋底,要多少錢?”
“六十文,也就收個布錢和針線錢,很便宜了。”
六十文,乍一聽只有剛剛那家“專賣店”的零頭,確實便宜,但付東緣知道里頭還有水分,還能砍,便說:“你打個對價給我,我多買幾雙。”
付東緣上來就砍了一半,那婦人不干,說:“三十文連布價都不止了,你誠心要的話,一雙少個十文,五十文給你。”
付東緣心里打定主意要買,面上卻裝做不是很中意,挑挑揀揀,然后給出一口價:“我要三雙,一百文,能不能賣?”
婦人眼睛里流露出猶豫的神色。
恰好這時,進城來買東西的大牛碰上他們,大步流星地走過來,一臉急相:“好了嗎,好了我們就回村了。再晚些,沒到村口天就黑了。”
他這話在那婦人聽來就是一種生意即將失敗的訊號,急著走的人多數(shù)是不會付錢的,她面上猶豫更多,就在付東緣轉(zhuǎn)身要與大牛說話之際,婦人開口:“好了好了,便宜賣你,一百文給你拿三雙,大小你瞧一瞧?!?/p>
付東緣剛來這攤子邊上時就全部掃視了一遍,這兒沒賣尺碼特別大的鞋底,多數(shù)是哥兒和女娘穿的,尺碼差不離,像大牛這種,來了就是白跑。
不過多翻翻,還是有驚喜的。
付東緣根據(jù)早上在泥地上測量的足印,用手做參照,挑了兩雙尺碼一樣的,又翻翻撿撿,意外拾得了一雙尺碼最大的,捏在手里,笑著看周勁。
周勁目光同哥兒對上,然后很自覺地走到老板跟前去付錢。
一百文,對于買東西時會將一文錢攥出水來的農(nóng)家人來說,也不少。
付東緣看周勁從錢袋子里,幾個銅板幾個銅板地掏錢,忽然發(fā)現(xiàn)他這錢袋子和早上在益和堂用的那個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