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強聽了只是搖頭,“春旺的心思都在打獵和在墟市做買賣上,你叫他管村中的這些雜事,他沒這個耐心。”
“那春山呢,春山如何?”耆老們又換了個人選。
“春山自小就是跟著他大哥混的,和他大哥一樣樣。”
耆老們選春貴做村長很勉強,陳老爺子同自己的孫兒道:“等你做出成績,他們就會服你了。”
春貴曉得的。
也叫其他的孫子多幫襯一些,有難事,有苦事,他們這一房肯定是要沖在最前頭的,其他的孫兒也應下。
所以就有了全村一起吃酒席的這一幕。
春貴的治村念可和陳德駿不同,能化解的他都盡量在化解。
天災弄得大家的生活都沒什么滋味,他們家也想借著這個機會熱鬧熱鬧,給村子添些喜氣。
春明這婚房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再建起來,仰仗的也是村里人的幫忙,東西兩頭的都有。
那些倒了房子的,把家里能借他們的東西都借出來,這家湊階條石,那家湊柱頂石,這家借杉木,那家借暫時用不到的磚瓦……東拼西湊地把房子建起來了。
來吃席是不收錢的,但村民會自發地帶一些勉力能提供的東西給主人家,像葛根、蕨根、冬筍之類的山貨,還有干菜、咸魚、咸菜等家常的東西,盡一點心意。
這場宴席,村里除了生了病的付東緣和要留在家里照顧阿哥的眠眠,都來了。
所以在整個宴席上,除了周勁和小樓,沒有需要要往回夾菜的。
周勁夾給他夫郎吃,小樓自然是夾回去給眠眠吃。
酒席一結束,兩兄弟就迫不及待地抱著封好口的瓦罐大步往家走,大牛在后面喊著:“甑飯有多,也帶些回去!”
叫太晚了,兩個擔心家里的兩個餓肚子,跑太快了,沒聽著。
后來是大牛提著一木甑的飯送到他們家里去的。
“讓我們來看看,今天吃席都吃什么。”付東緣精神不濟一上午了,直到這些令人垂涎的飯菜被送了回來。
瓦罐里的菜被倒在了盤子上,付東緣夾起一樣看向周勁:“炒豬耳?”
周勁點頭。
付東緣:“用辣椒炒的?”
周勁:“嗯。”
付東緣:“哪個是這道菜里的辣椒?”
周勁夾了一個,放到夫郎碗里。
付東緣認了認,然后把辣椒夾給周勁,自己吃了豬耳朵。他生著病,不能吃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