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東緣坐下后興沖沖地挽袖子,對周勁說:“我想學(xué),你能教教我嗎?”
周勁實(shí)在無法拒絕哥兒的請求,尤其是當(dāng)他明眸善睞地望向自己時,他的這張嘴根本說不出忤逆哥兒意思的話。
周勁點(diǎn)頭同意了,并將手里的稻草遞給付東緣。
“先將這幾根稻草搓成草繩。”周勁一邊示范一邊看哥兒的手。
哥兒也正看著他的手,模仿他的動作。
付東緣上手很快,不用怎么中斷,就可以將一條細(xì)細(xì)長長的草繩搓出來,而且很均勻,很圓潤。
這點(diǎn)讓周勁很意外。他潛意識里總是認(rèn)為,富裕人家的孩子,做不了他們這些鄉(xiāng)野村夫干的粗活,可哥兒上手不僅不磕絆,而且做的要比一般人做的好。
有些人做的草鞋粗糲堪不堪,不牢靠,松松散散,只能勉強(qiáng)穿一穿。哥兒仿著他做的,卻比他搓得更緊實(shí),更細(xì),編織鞋底時也知道將編好的每一道推緊、扎牢。
“好了,你看看,我這個出師了沒有?”周勁前腳將自己手上的草鞋編完,付東緣后腳就跟了上來,編好之后,他還讓坐他對面的師傅瞧瞧,他這個徒弟,弄得怎么樣。
周勁將兩只草鞋握坐手里,不用細(xì)瞧,就覺得哥兒這個編得好。鞋底平平整整的,邊緣也收得不錯。
“出師了。”
得到師傅的肯定,付東緣得意洋洋,打著包票道:“那以后,你的草鞋就包在我身上了。你顧著地里就好,編草鞋這樣的事,全權(quán)交給我。”
周勁聽的時候并未細(xì)想,只當(dāng)哥兒是一時興起,興奮勁兒沒過,才想著多編幾只來玩玩。可當(dāng)他鋤完地回家,看到檐下的細(xì)繩上掛著一排的草鞋時,才意識到哥兒說這話,是認(rèn)真的。
這是后話。
早上周勁吃完早飯,拾掇干凈灶房,扛著鋤頭去地里的時候,還沒走兩步,就意識到自己的不對勁。
這不對勁體現(xiàn)在他腳上。
他腳上兩只新草鞋,左邊是他編的,右邊是哥兒編的,兩只腳踩在地上,右邊那只總是舍不得用力,就導(dǎo)致他走路的步伐有一些怪。
往常的行走如飛,大步流星,這會兒也使不出來了。走在田埂上,左腳果斷地踩進(jìn)泥里,右腳總要踩著干凈一些的田埂邊緣。
田埂邊緣往往長著草,能替他擋住鞋底的泥濘。
下到自家田里,鞋一定是要脫了放在一旁,光腳下地。
后來被大牛拉著坐在田埂上閑聊時,周勁也挨著自己的那雙草鞋。
大牛說自己昨晚反思出來的粗心大意說得正起勁呢,目光偶然一瞥,見周勁拿著自己的草鞋在那東看看西瞧瞧,不知有沒有聽自己說話,倒是沒有生氣,而是探過腦袋湊過去瞧,問:“夫郎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