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特效在晃動的鏡頭里閃。有粉絲說坐過這趟車,記得王師傅總幫人搬行李,有人說他去年冬天在站臺救過暈倒的老人。
車到終點站,乘客走完了。王師傅沒立刻下車,從座位底下拿出塊抹布,仔仔細細擦起扶手。陽光透過車窗照進來,在他鬢角的白發上跳。
“有回他女兒發高燒,他正跑車,愣是沒請假。”大哥遠的聲音從鏡頭外傳來,“晚上收車去醫院,女兒抱著他的腿哭,說爸爸不愛她。”
王師傅擦到最后一排,突然停住。那里刻著個小小的“王”字,是他女兒小時侯趁他不注意刻的。他用手指摸了摸,嘴角翹了翹。
“星辰大海”贈送嘉年華x8。彈幕有人說要給公交公司寫信表揚,有人查了302路的時刻表,說明天要去坐這趟車。
下午跑車時,有乘客給王師傅送了束向日葵。他把花插在駕駛座旁的空瓶里,車開起來,花瓣跟著晃。有個小姑娘指著花說:“叔叔,你的花會笑。”
在線人數漲到一百三十萬。王師傅對著后視鏡里的鏡頭笑了笑,露出眼角的皺紋。
“明天講修橋的師傅。”大哥遠說,“他們在江上架橋,三年沒回過家。”
末班車收隊時,王師傅的手機響了。是女兒打來的,奶聲奶氣地說:“爸爸,老師今天夸我作文寫得好,寫的是你。”
他靠在車門上,聽著電話,手里還攥著那塊沒擦完的抹布。遠處的路燈亮了,把公交車的影子拉得很長,像條臥在路邊的龍。
跨江大橋的施工現場圍著藍色擋板。大哥遠戴著安全帽,站在臨時搭建的觀景臺上。鏡頭對著江面,十幾根橋墩像鋼鐵巨人,扎在渾濁的水里。
在線人數一百萬。彈幕里有人刷“壯觀”,有人問橋什么時侯通車,有人說自已的爸爸也在工地上。
“張隊他們在這干了三年。”他指著橋墩上忙碌的身影,“夏天江面溫度四十度,冬天風跟刀子似的,他們每天爬幾十米高的腳手架。”
張隊從吊橋上走過來。安全帽下的臉曬得黝黑,褲腳沾著泥,手里捏著個對講機,時不時喊兩句。他看見鏡頭,揮了揮手,聲音被風吹得散:“別拍我,拍那幾個年輕人。”
鏡頭轉向橋墩頂部。幾個二十多歲的工人正捆鋼筋,動作麻利得像猴子。其中一個摘下手套擦汗,手背上有道疤,從指根一直到手腕。
“那是小李。”大哥遠說,“去年捆鋼筋時沒抓穩,摔了兩米多,養了半個月就回來,說橋墩離不開人。”
“用戶‘沉默的海’贈送嘉年華x7!”
金色特效映著江面的波光。有粉絲發了張老照片,是幾十年前建老橋的工人,穿著粗布衣服,站在木架上,笑容跟現在的工人一模一樣。
張隊從懷里掏出個鐵皮盒。打開,里面全是照片。有工人們在工棚里過年的,有第一次澆筑橋墩時的,有小李受傷時大家抬他下來的。最底下是張全家福,邊角都磨卷了。
“女兒去年高考,我答應陪她去,沒讓到。”他摩挲著照片,“她說不怪我,橋通了,她第一個來走。”
江面突然起了風。吊橋晃了晃,工人們卻沒停,繼續手里的活。遠處的貨輪鳴著笛駛過,笛聲在江面上蕩開一圈圈波紋。
“風過無痕”發彈幕:“給工人們訂了批降溫設備,明天到。”
“星辰大海”:“我讓人送些防曬霜和護手霜,地址發我。”
太陽落山時,橋墩上亮起了燈。一串串燈泡沿著腳手架纏上去,像給鋼鐵巨人戴了串項鏈。工人們坐在橋墩底部吃飯,饅頭就著咸菜,笑聲卻震得江面都在響。
張隊舉起手里的礦泉水瓶,對著鏡頭說:“年底橋就能通。到時侯你們來走,就知道我們沒白干。”
在線人數沖到一百五十萬。大哥遠收起設備時,看見張隊對著全家福在笑,嘴里念叨著什么。風把最后幾個字送過來,是“等爸爸回家”。
他沒再拍。只是把鏡頭對準漸漸亮起的城市燈光,那里有無數扇窗戶,每扇窗戶里,都有人在等某個人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