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讓觀里的香火斷了,哪怕上香的只有他一人;
2,若有本事,殿宇可修繕,不可重建;
3,下山去走走,看看大千世界,最好讀個書,咱新時代的道人不但要懂玄學也要懂科學;
4,沒事就不要打擾為師在天上清修了;
5,觀里這些年欠的錢記得還;
[拾安吾徒,為師最放心的是你,最放心不下的也是你。]
[此去紅塵三千丈,勿失本心,且去且去!]
忽聞雨滴落葉之聲,黑貓兒回頭,堂外卻無雨。
再抬頭時,卻見少年淚眼婆娑,一滴滴滑落下來,掉在手中的信上。
“你個糟老頭,沒什么文化還學人搞煽情,我,陳拾安,學了你九成九本事的徒兒!婆婆媽媽還有什么不放心的?……算你贏……算你贏!”
陳拾安將信好生收起,跟那本賬一起壓在枕頭底下。
師父走了之后,從今往后的事,便都由他自己做主了。
一時間還有些茫然不適。
但很快,陳拾安的思路便理順開來。
首先便是繼承道觀的事。
下午時,協會的辦事員也說了,要想合法合規繼承道觀,他還缺了一樣文憑。
老頭養他教他,可不就是為了有朝一日他能承這衣缽么,凈塵觀再破爛也好,他爺倆的地兒哪能給別人拿了去。
反正也要下山游歷紅塵,還不如順道就去考個大學算了。
讀個書,能有多難?
游歷時順手的事兒。
還有便是那些賬了。
從師父賬本里的分類也看得出來,向來固執的師父對這些債分得很清。
物賬歸物賬,財賬歸財賬,并非沒有人情賬,此中件件皆是人情。
陳拾安統計了一下,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債大約有十萬八千余元,看著不算很多,但對還沒有賺錢概念的他來說,實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雖然這些年里,也沒見師父給人還過……
但師父說的沒錯,可以緩還、慢還、有計劃的還,但不能不還!這是原則問題!
那么債的事……就先緩一緩吧。
師父留給他的卡里還有兩萬四千塊錢,下山游歷也需要錢,總不能悶頭悶腦地都還了,然后自己吃西北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