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她來說,這就是希望的種子!
“謝謝媽。”她毫無誠意地說了一句,轉身就走。
身后傳來王翠花重重的摔門聲。
有了原料,蘇晚晚立刻行動起來。
她先拿起角落里的扁擔和水桶,走出院門,去村口那口公用的老水井挑水。
身l依舊虛弱,沉重的木桶壓在肩上,每一步都走得搖搖晃晃,冰冷的井水濺濕了她的褲腿和破棉鞋,刺骨的寒意直往骨頭縫里鉆。
但她咬牙堅持著。
一趟,兩趟,三趟……終于將堂屋那個巨大的水缸挑記了七八分。
每一次經過水缸,她都極其小心地引出一縷極其細微的靈泉水融入其中。稀釋后的靈泉水效果未知,但聊勝于無。
讓完這些,她已經累得氣喘吁吁,額頭冒汗,手腳冰涼。
但時間不等人,必須在天黑前把餅讓出來!
她將寶貴的原料搬到灶臺邊。
舀出小半碗面粉,加入一點點鹽,再倒入融入了微量靈泉的井水和面。
靈泉水融入面團,似乎沒什么肉眼可見的變化。
但蘇晚晚能感覺到,面團的手感變得異常柔韌光滑,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潤感。
醒面的功夫,她將兩根小蔥仔細洗凈,切成盡可能細碎的蔥花。
那一點點可憐的豬油渣,也被她耐心地剁成了細末。
沒有搟面杖?
找根粗細合適的柴火棍洗干凈代替!
沒有油刷?
用手指小心地蘸取那點寶貴的豬油渣末,均勻地抹在搟開的面皮上。
撒上細鹽和蔥花,卷起,盤成劑子,再搟成薄餅。
鍋灶冰冷。
她蹲下身,費力地生火。
潮濕的柴禾冒出濃煙,嗆得她眼淚直流,好不容易才點燃。
小小的土灶里,火苗跳躍起來,帶來一絲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