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新政
春耕時節,河南巡撫上奏,稱當地糧商囤積居奇,米價暴漲,百姓怨聲載道。林長歌看著銅鏡中饑民排隊買糧的場景,眉頭緊鎖——去年江南漕運追回的糧食雖已調往河南,卻被層層盤剝,到百姓手中所剩無幾。
“不能再讓糧商操控市價了。”林長歌對皇帝說,“臣妾想推行糧票制,按戶定量供應,由官府直接設點售賣。”
戶部尚書連忙反對:“此法前所未聞,恐生亂子。況且官府售糧,耗費人力物力,得不償失。”
林長歌早算到會有阻力,取出早已畫好的圖紙:“我們可以讓各州府統計戶數,按人口發糧票,憑票領糧,糧價由朝廷統一規定。至于人力,可招募災民幫忙,管飯之外再給些工錢,既解決了人手,又能安撫災民。”
皇帝看著圖紙上細密的規劃,眼中閃過贊許:“此計甚妙,就交由你全權負責。”
糧票推行之初,果然有糧商暗中搗亂,散播“糧票是廢紙”的謠言。林長歌讓蘇公公帶著禁軍在各州府糧站駐守,
內鬼現形
海防工事正穩步推進,負責監造戰船的水師提督卻突然上報,說一批關鍵的桐油被人換了假的,導致三艘新船尚未下水就開始腐朽。
林長歌立刻看向銅鏡,鏡中閃過一個熟悉的身影——工部侍郎張啟,他正與一個倭寇打扮的人在密室交易,桌上擺著的,正是桐油供應商的賬簿。
“竟是他。”林長歌記得張啟是當初支持她和親匈奴的大臣之一,沒想到竟暗中通敵。
她沒有聲張,只讓人盯著張啟的動向。三日后,銅鏡顯示張啟要將水師布防圖交給倭寇密使。林長歌立刻調派禁軍,在他們交易的客棧外布下天羅地網。
當張啟拿出布防圖的那一刻,蘇公公帶著人破門而入。人贓并獲,張啟無從抵賴,很快招認自已因貪賭欠下巨額債務,被倭寇抓住把柄,才一步步淪為內鬼。
皇帝看著布防圖上的圈圈點點,后怕不已:“若非長歌,我大齊水師怕是要遭滅頂之災。”
林長歌卻憂心忡忡:“張啟能接觸到布防圖,說明軍中還有漏洞。臣妾請旨,徹查全軍將領的身家背景,杜絕隱患。”
皇帝準奏。經此一事,水師風氣為之一清,將士們對這位深謀遠慮的皇后更是敬佩有加
織命揚帆
秋收過后,江南傳來捷報——新造的福船在演練中大敗模擬倭寇的船隊,速度與堅固程度都遠超舊船。林長歌站在城樓上,看著銅鏡中水師將士歡呼的場景,嘴角終于露出笑意。
此時晚翠匆匆趕來,遞上一封來自西域的信:“娘娘,這是張騫通西域時留下的商隊后人送來的,說發現了一條能繞過匈奴、直達波斯的新商路。”
林長歌展開信,上面畫著粗略的路線圖,標注著沿途的城邦與特產。銅鏡中,一隊駱駝商隊正穿越沙漠,駝鈴清脆,載著絲綢與瓷器,向著未知的遠方前行。
“陛下,”林長歌轉身看向身邊的皇帝,“我們不僅要守住國土,更要讓大齊的物產走遍天下。”
皇帝握住她的手,眼中記是憧憬:“好,朕就派你為監使,統籌西域商路之事。”
次年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