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三闕一?”
諸葛亮猛然醒悟,一拍大腿道:
“大都督妙計也!”
眾人也是一點就透,紛紛明白周瑜的用意。
連舟上的曹軍為啥這么玩命,死咬著聯軍不撒口?
因為沒有活路了
不與聯軍爭奪戰船,就無法離開連舟,待下去就是死路一條。
故而為了活命,大量曹軍都悍不畏死,全力拼殺出一條活路。
一旦有了更簡單、更輕松的退路,這種悍不畏死的心理就會立即瓦解。
趨利避害的求生本能,會促使曹軍以更簡單、更安全的方式離開。
陸地上的攻城戰,講究圍三闕一,也就是圍住三面城墻,放開一面城墻。
看似留出一條生路,實則無形間瓦解了斗志,沒有必死的信念。
眼下的連舟也是一樣,曹軍無法離開,大火還在繼續吞噬,便形成了必死的環境,曹軍不得不與聯軍拼死一搏,求取一線生機。
現在周瑜放開后路,給曹軍一條更大的生路。
自然而然,曹軍就不會再與聯軍繼續糾纏,轉而用另一種看似更安全、更簡單的方式離開。
“當當當~~~”
急促的鳴金聲再度響起,同時樓船上的傳令兵,朝著劉琦所在的方向打出旗語。
“該死!??!”劉琦嘴角溢血,目眥欲裂道:“為什么要撤退?過來與我前后夾擊??!”
劉琦對蔡瑁的恨意,可謂傾盡長江之水都不能洗盡。
沒有蔡瑁及其背后的家族破壞,在劉表死后,劉琦作為坐上荊州牧的位置。
當初正是因為這些人的迫害,劉琦才不得不借口救援江夏,趁機離開襄陽保命。
但命是保住了,偌大的基業也被劉琮拿走了。
這倒也罷了,好歹是親兄弟,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偏偏蔡瑁等人又架空劉琮,然后帶著整個荊州投降,白白便宜了曹操
劉琦焉能不恨?!
故而明明處于劣勢,劉琦也要拼死拖住對方,等待友軍來前后夾擊。
可惜最后沒等來周瑜的支援,反而等來撤退的命令,劉琦如何能甘心?
“公子,軍令如山,撤吧!”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劉琦一把推開副將,怒道:“這些精銳明顯是曹賊的近衛,說明曹賊就在這些船上!”
“現在后撤讓出退路,豈不是白白放走曹賊?!”劉琦繼續道:“傳我軍令,繼續給我拖住,打旗語讓周瑜過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