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了秋收的季節。
在城市居住的人很難體會到秋收是什么樣的,畢竟他們每天只需要按時按點上下班,手里捏著戶口本票本只等著每個月糧站開倉放糧。
這些糧食到底怎么來的,很多人壓根都不在乎。
村里人累的幾乎要脫了一層皮,白清霖跟著天天上工,雖然分的是很輕松的活兒,只需要每天掰玉米就可以。但掰玉米對他來說也是一件非常累的事。
掰玉米真的能算得上最輕松的活兒了,村里其他人要收小麥,收完了趁著天氣還熱,在曬場上曬干然后裝進麻袋。小麥收完了收稻谷,然后就得砍高粱,挖紅薯土豆。
一群人每天睜眼就干活,一直忙到擦黑才能回家,累的飯碗都端不起來。
等所有糧食都曬干收好,天氣就很快冷了下來,又得在上凍之前把大白菜大蔥從地里收回來。
陸向陽憑借自己的關系從鎮上車隊借了兩輛拖拉機,再加上村里原本的那一輛,三輛拖拉機裝的滿滿的往鎮上糧庫送糧。
如果沒有拖拉機,那么全村壯勞力都得扛著糧食往鎮上去,天還沒亮就起身,等到了鎮上,糧庫門口早就排了長長的隊伍。
等交完糧,村里所有人都跟被扒了一層皮似的,哪怕沒事干也沒人出門,都累慘了,村口曬場上連聊八卦的人都沒了。
但休息兩天還得起來干活。地里糧食雖然沒了,可是那些桿子還留著呢。得收桿子,刨根。
這些秸稈稻草會按照人頭分到每家每戶,是拿來燒火還是留著扎籬笆帳子或者自己手巧編草帽蓋簾,那就看個人的了。
陸家平時有靈泉水養著,身體還算不錯,雖然很累,卻也不像往年那樣,累的炕都爬不起來。
這天白清霖跟地里捆了一上午棒子秸稈,然后就去大隊部請了個假,說要去鎮上親戚家吃點兒好的補補。
白清霖干活還算可以,雖然偶爾請假偷懶,但只要上工怎么也能拿六個工分。這已經比知青點不少人強多了,要知道目前除了老知青能拿到八到十個工分,很多新知青也是五六個工分而已。最慘的就是王巧云朱正民和徐江南這樣的,一天光摸魚了,就三個工分,若是只靠工分吃飯,明年怕是得餓死。
白清霖的假很爽快就被批了,到了鎮上直奔陸向陽家小院兒,等陸向陽下班吃了晚飯,倆人偷偷摸摸往廢棄廠房去了。
空間里這半年可沒少收成,絕大多數都是陸向陽干出來的。
一筐筐的米面,新鮮蔬菜,水果堆了一地。還有十多籃子的雞蛋,幾乎上百只被綁了腿的活兔子,把這個隱蔽的舊廠房車間填的滿滿的。
做完這些,陸向陽就帶著白清霖回了家,半夜里有人敲門,陸向陽出去了一趟,拿回來一個大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