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只有兩個新來的要去鎮上,男知青里面多了王建國和王愛民。這倆人因為名字相似又是同姓,進進出出都跟兄弟一樣。這次是去鎮上拿包裹和信,每隔一段時間,知青們都會有幾個人去鎮上幫忙帶信和包裹。
因為去多了耽誤事,所以基本兩個人結伴,東西多有倆人也能幫忙拿。
這兄弟倆剛來了一年多點兒,身上那股勁兒還沒磨光。現在看著王巧云那個樣子,就低著頭偷著笑。
知青點真的是太枯燥了,多來幾個能折騰的,好歹也熱鬧熱鬧不是?
供銷社
牛車晃晃悠悠,天都大亮了才來到鎮上。
看看表,其實也不過才上午九點多鐘。
趕車的王大爺笑呵呵道:“兩點我在這里等你們,最多等半個小時,過時不候啊。”
“三爺爺,有啥讓我跟我娘幫你帶的不?”大姑娘利落的從車上蹦下來,笑嘻嘻的看著王大爺。
他們都姓王,在村里有著親戚關系。
“帶啥帶,跟你娘好好轉轉,等過幾天三爺爺去喝你的喜酒。”王大爺揮了揮旱煙袋,笑瞇瞇的趕著牛車走了。
鎮上有專門存放大牲口的地方,王大爺的大閨女就嫁到了鎮上,他趕車從不會在中午就回去,因為要去大閨女那邊討口酒喝,幫著干點兒活兒,再好好的睡個午覺才走。
這里說是鎮,但一切也都是十分陳舊的。放眼望去大多數都是平房,幾個二三層的小樓都十分惹眼。
鎮上有幾個廠子,能在廠里上班那都是非常令人羨慕的。王大爺的女婿就在鎮上的機械廠上班,是在倉庫看料子的。別看就是個看倉庫的,那也是個正式工,一個月能有二十七八塊的工資,以及三十斤定額糧食呢。
之前就有知青娶了村里的姑娘,然后走后門進了鎮上的廠子,再也不用下地干活了。
這算是知青里面混的最好的了。
鎮上的供銷社并不大,而且也沒有百貨大樓之類的,要買東西就只有供銷社。
臨街三間大平房,門窗都刷成綠色的油漆,外面磚墻上用紅油漆寫了供銷社三個字。所有人要買東西都會來這里,油鹽醬醋,針頭線腦的,供銷社里什么都有。
白清霖只在電視或者圖片上看過這個年代的供銷社,如今看見真的了,忙不迭就想往里走。不過袖子被拽了一下,跟著一起下車的嬸子沖他直使眼色。
“忘了忘了,不好意思。”白清霖連忙跟著嬸子走到角落,“您就是要肥皂和火柴是吧?”
嬸子點頭道:“是呢,俺們沒票,原本帶了雞蛋想去換點兒,這不是你有票嗎,我給你錢,這簍子和雞蛋也都給你,能不能多給帶塊肥皂火柴啥的。俺家春妮兒還有十天就成親了,俺這不是想給她多弄點兒嫁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