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孤在一日,諸王便不會有反叛之心。他們皆是孤一手帶大,比起父皇,他們與孤更為親近!”
朱標的話語中,滿是自豪與篤定。
陳鋒聽后,不禁豎起大拇指,心中對朱標也多了幾分敬佩。
……
時光在忙碌中悄然流逝,轉眼間,紅薯莖蔓扦插種植到試驗田已過去三個多月。
秋高氣爽之時,幾畝試驗田內,一壟壟紅薯已然成熟,迎來了收獲的時刻。
陳鋒立即安排人手,開始緊張有序地挖掘紅薯。
一天之后,試驗田內的紅薯全部采收完畢,畝產量也隨之統計出來。三畝試驗田,共收獲紅薯兩萬一千斤,平均畝產竟高達七千斤,遠超預期!
當朱元璋親眼看著一袋袋紅薯過秤,拿到最終的統計數據,得知平均畝產達到七千斤時,激動得雙手不住顫抖。
他手持數據表,佇立在田埂之上,久久未動,眼中滿是難以置信與欣喜若狂。
……
朱元璋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紅薯,輕輕咬下一口,生紅薯清脆甘甜的口感,瞬間讓他眼前一亮。而后,他又品嘗了烤紅薯,那香甜軟糯的滋味,更是令他驚嘆不已。
如此美味又高產的糧食作物,如今才被發現推廣,實在令人惋惜。
接連吃了兩三個紅薯后,朱元璋驚訝地發現,自己竟已飽腹,再也吃不下了。
他心中狂喜,陳鋒所言果然不假,紅薯確實極易讓人產生飽腹感。
以他的食量,吃兩三個便已足夠,那么尋常百姓,一兩個紅薯便能滿足溫飽。
若每人每頓僅需一斤紅薯即可飽腹,那畝產七千斤的紅薯,一畝地便能讓七千百姓吃上一頓飽飯。
想到此處,朱元璋再也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喜極而泣,真的哭了!
這一哭,飽含著他的激動、開心與興奮。
自洪武元年巡視全國,目睹大明各地皆是“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凄慘景象后,朱元璋便立下宏愿,此生定要讓天下百姓吃飽穿暖。
多年來,他兢兢業業、夙興夜寐,不敢有絲毫懈怠,卻始終難以實現這一偉大理想。
如今,紅薯的出現,讓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怎能不讓他激動萬分!
……
次日,洪武皇帝向天下昭告紅薯的驚人畝產量,并下旨冊封忠義伯陳鋒為忠義侯,賜予歲俸兩千石,同時加封太子少保之職。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驚,天下嘩然!
陳鋒之名一時間傳遍大明各地,成為眾人熱議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