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福伯早已將宴席殘局收拾妥當,而陳懷義則面無表情地站在回廊之下。
見陳鋒回來,陳懷義抬手招呼他過去。
陳鋒走上前去,問道:“老登,咋了?”
陳懷義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開口問道:“你打算與這群勛貴結交?還是說,你真想做那權臣,將他們收歸麾下?”
“我可得提醒你,當初胡惟庸也是這般行事,以為拉攏了一群勛貴,陛下便不會輕易動他,便能高枕無憂。
可你也看到了,陛下想要罷黜一位宰相,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切莫把自己看得太重!”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做好分內之事即可,無需搞那些拉幫結派的勾當……”
陳鋒不禁啞然失笑,雙手抱胸,靠在廊柱上,調侃道:
“老登,您這是怕我結黨營私?”
陳懷義雙手背在身后,神色嚴肅地說道:“那群勛貴主動找上門來,分明就是有結黨之意。他們這是想把你拉上淮西勛貴的賊船,借你的權勢掩蓋他們的不法行徑。”
“我不是說你一定會結黨,但還是要提醒你,切莫被權力帶來的誘惑迷了心智。有些紅線,一旦觸碰,便是萬劫不復!”
“這些勛貴沒一個是省油的燈,我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上書彈劾他們。
他們在各地犯下的惡行,簡直是罄竹難書。
若不是念在他們開國有功,陛下早就容不得他們了!
你小子可千萬別與他們有過多牽扯,否則后患無窮!”
盡管陳鋒如今的官位、權勢早已遠超陳懷義,但陳懷義仍時常提醒他,切莫因一時得勢而忘乎所以,被權力蒙蔽雙眼。
為官之道,貴在清醒自持。
雖說陳懷義自己有時也會沖動行事,不惜冒死進諫,但他并非頭腦發熱,而是秉持著對朝廷、對百姓的一片赤誠之心。
哪怕明知可能觸怒龍顏,招來殺身之禍,也毅然決然地想要糾正帝王的過錯。
從決定進諫的那一刻起,他便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這份清醒與擔當,正是他的可貴之處。
陳鋒笑著說道:“哈哈哈,老登啊老登,你還是小瞧我了。
雖說我年輕,但也不是傻子,這群勛貴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我還能看不明白!”
“放心吧,我不會與他們有任何瓜葛,實在是沒那個閑心,也沒那個興趣。說句不好聽的,他們還真入不了我的眼!”
陳懷義聞言一愣,再次上下打量陳鋒,忽而大笑起來:“你小子還真隨我!都是這般清高孤傲!哈哈哈,咱們老陳家的人,骨頭就是硬!”
陳鋒嘴角也揚起一抹笑意。
這一世,他確實深受父親陳懷義的影響。
雖說平日里他為人處世頗為圓滑,深諳人情世故,但骨子里的那份孤傲,與陳懷義如出一轍,只不過平時隱藏得極好。
在父親面前,他也無需遮掩,盡情展露真實的自己。
在他看來,這群勛貴確實難入他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