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定道:“這主要是考慮到魏國需要的不僅僅是農具,可能還有其它的工具,如果直接借錢給魏國的話,惠相就可以根據國內的需求,制定最為合理的購買計劃。”
惠施點點頭,若有所思道:“如此確實更好。”
姬定伸手握著一把出頭,道:“一把鋤頭的價錢并不貴,但是它耕種無盡的土地,更為關鍵的是,當魏國依靠齊國的援助時,等于是國家命運握在了齊國人的手里,而這一把鋤頭,能夠魏國掌控自己的命運。”
惠施撫須笑道:“難怪你在做買賣也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功,這番說辭,我倒真是無言反駁。”
而在這時,小鶯在外道:“先生,白老先生來了。”
“快快有請。”
不一會兒,白圭入得屋內。
“白圭見過楚相,惠相。”白圭還是畢恭畢敬地行得一禮。
惠施急忙起身,拱手回禮道:“白兄別來無恙。”
姬定也回得一禮,又伸手道:“老先生請坐。”
待白圭坐下之后,姬定道:“此次援助計劃,將會由白老先去全權負責。”
“是嗎?”
惠施撫須笑道:“若是由白兄負責,那我便放心了。”
說著,他又向白圭道:“聽聞當初齊軍在圍困大梁時,曾求助于白兄,但白兄拒不從命,惠施代我們魏人多謝白兄救命之恩。”
白圭道:“不敢當,白圭真是愧不敢當,我是真不知那破城之策。”
惠施笑著點點頭,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他與白圭早就相識,還曾同朝為官,交情不淺,他知道白圭的才干,如果沒有破城之策,白圭當時也不會選擇逃跑。
白圭先自知被惠施看穿,突然瞧了眼桌上的農具,轉移話題道:“想來楚相已經將這農具的用處告知了惠相。”
姬定笑道:“只是稍微說了一些。”
白圭點點頭,撫須道:“我以為這農具最大的妙處,就是能夠讓每家每戶都能夠獨立耕種,只要使用得當,不但能夠改善平民的生活,還可以改善國家財政,令國家變得更加強大。”
惠施問道:“區區一把鐵質鋤頭,竟有這么大的用處?”
白圭點頭道:“想當初鄭國就是依靠這農具恢復過來的。”
惠施笑道:“不是吧!鄭國能有這般繁榮,不都是因為天下商人都來此做買賣嗎?”
白圭道:“但是這商人所得之利,只是屬于他們自己的,倘若鄭國的子民過得不好,鄭國也不可能如今日這般安定。
以前鄭國的土地,多半都不屬于平民,而是屬于貴族,而如今大多數田地已經屬于平民,但是鄭國貴族也樂見其成。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農具使得一個人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貴族即便不拿走所有剩余糧食,所得也不比以前少。
而貴族沒有拿走所有糧食,就意味著平民有所剩余,貴族所得沒有減少,而平民所得有所增加,這便又促使平民愿意耕種更多的土地,因為越多土地,他們所得就越多,而貴族所得也因此變多。
而如今魏國的情況與之前鄭國很像似,魏國若想要早日恢復過來,就必須提高子民耕種土地的愿望。
這一點可以向鄭國學習,制定合理的稅收,確保雙方都有所得,都有所余,如此,民可安之,國可安之。”
惠施聽得是頻頻點頭。
其實方才姬定說得,也是這個道理,只不過白圭說得更加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