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又邀請姬定來到自己府上。
“既然我們彼此都知根知底,那也就別相互算計。”
張儀是開門見山道:“我們君上已經同意與貴國結盟,但是如今我們兩軍都還交戰中,如果我們不撤兵的話,那我們也無力與齊國對抗。
這樣,我們停止進攻河東,然后各自從武關退兵,雙方都保留之前的兵力即可,另外,江州那邊我們也各撤走五萬兵力。”
姬定立刻道:“如果貴國停止攻打河東,我們自然愿意從武關撤兵,但是江州的話,我們拒絕撤兵。”
張儀怒道:“即便咱們要打,也應該等擊敗齊國之后,再分勝負,若不撤兵的話,我們二十萬大軍在江州交戰,我們又如何結盟對抗齊國?”
姬定笑道:“秦相息怒,其實我也希望在此時此刻,能夠減緩巴蜀的戰事,但問題是,你們撤兵,那是撤往蜀中,而我們是撤往國內,這可不公平,撤往蜀中的秦軍,可是打不倒齊人的,只不過減輕貴國的一些負擔,而我們楚國是決不允許貴國趁機整合蜀中,除非你們將兵撤回咸陽,那我們倒是可以商量。”
張儀眼中閃過一抹詫異之色。
他確實是打這主意,就是想趁機整合蜀中,但他認為姬定肯定是會答應的,雙方二十萬大軍囤積在巴中,這邊又要打齊國,雙方減少巴中兵力,是理所當然的呀,不然的話,這糧草也沒法補給啊!
他就沒有想到,姬定這么快就反應過來,一眼就看出他的真實目的。
可他哪里知道,姬定之所以這么強勢,就是因為姬定不愿意見到巴蜀戰爭這么快結束,那涉及到他的核心利益啊!
之前他就想到張儀可能會來這么一招。
張儀哼道:“不愿你們愿不愿意承認,那蜀國已經被我國消滅,如今那蜀地就是我秦國的領土,我們秦國也一定會加強對蜀國的控制。如果你們不愿意撤兵的話,那我們之間的結盟就是不可能的事,就是那補給也運不過來。”
姬定道:“我們五國結盟伐齊,不需要貴國派遣所有軍隊前往,若從秦國運送補給前往齊國作戰,那也不劃算,關于貴國軍隊補給,可以由我們幾國分擔。”
張儀斜目瞥了眼姬定,略顯詫異道:“想不到你們恁地看重蜀地,寧可幫我軍承擔糧草,也不愿意在巴蜀做出絲毫讓步。”
姬定笑道:“齊國可以進攻我們,我們亦可進攻齊國,大家關系是平等的。但貴國不同,貴國本就因為這地理優勢,而占據進攻的主動權,如果再讓你們拿下巴蜀,那么貴國隨時都可以從巴蜀進攻我們楚國,而我們楚國想要打貴國,那可真是難上加難,這無疑會加劇我們兩國的戰略不平衡,合作是務求雙贏,而不是你贏,而我不輸。”
張儀思索半響,道:“我再退一步,我們還是各撤五萬兵,其中我們會將三萬撤回咸陽,兩萬去蜀中駐扎,畢竟我國還得防止蜀君那數萬殘兵敗將,以及保證將來再戰,我們的軍隊能夠立刻趕往前線,如果都撤回國力,那你們就太占便宜了,如果你這還不答應的話,那就不要談了,我也無法想君上交代。”
姬定思量一會兒,點頭道:“好吧!就依秦相之意。”
撤兵是肯定要撤兵得。
就這年頭的交通運輸情況,十萬大軍屯在那里,還想跟齊國大戰一番,那可真是太難的。
關鍵如今秦國、楚國都有些筋疲力盡。
減少五萬,可就完全不一樣,因為那里的糧草是可以勉強負擔得起,這就極大減少兩國的負擔。
至于巴蜀么。
姬定估算兩萬秦軍過去,也只能暫時穩定住成都得情況,外面的情況,還是在他的掌控之中,這也是他能夠接受的。
商議完之后,張儀與姬定便去到河東,與公孫衍商談。
公孫衍自然是舉雙手贊成,他已經得知大梁被圍,而他卻是無能為力,他也早就想到,唯一能夠解救大梁的辦法,就是撮合楚國和秦國和解。
只要這兩國還僵持著,那誰也沒有辦法去救大梁。
河東罷兵。
張儀、姬定又趕往第二個戰場,宜陽。
韓國上下得知楚國與秦國已經達成停戰協議,同時準備攜手共同對抗齊國,韓國國君直接淚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