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姬定此番可不是作為官員,或者說領(lǐng)導(dǎo)來此視察的,要真說起來,他可是雇傭軍的最大股東。
因為他的牙粉一直都是鄭國的支柱行業(yè),繳納的稅額也是最多的。
那么根據(jù)雇傭軍的體系,他自然也是最大的老板。
只不過他不在這里的時候,都由姬舒全權(quán)做主。
他說這統(tǒng)帥不急著選,那就不能急。
這一圈視察下來,姬定對于這支雇傭軍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練兵是完全繼承魏武卒的那一套。
因為鄭國就沒法全民皆兵,也沒法兵農(nóng)合一,到底這朝廷不掌權(quán),如果朝廷掌權(quán),可就不會有這么多商人留在這里,這商人一走,朝廷啥也沒有。
可見不是齊國、魏國不讓鄭國朝廷擁有軍隊,而是商人內(nèi)心也不允許朝廷擁有軍權(quán),朝廷要擁有軍權(quán),不見得能夠給齊國、魏國造成什么威脅,主要就是給他們商人帶去威脅。
可是商人又沒有權(quán)力去領(lǐng)導(dǎo)平民,平民只會聽朝廷的,不會聽商人的。
這魏武卒的精兵制度是非常適合的。
但運營就完全是商業(yè)運作。
跟各國的軍隊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
這些商人可都是非常奸詐的,不是什么善類,雖然他們給予雇傭軍的待遇是非常高的,但是他們可不會讓那些士兵閑著,他們都在絞盡腦汁,利用這支軍隊謀利。
這才多久,就開始干起鏢師的活。
對此,姬定也是非常贊成的,并且還希望能夠加大力度。
因為雇傭軍能否長久存活下去,也得依靠買賣,得有客戶,才有收入,才能維持。
否則的話,商人也不會繼續(xù)出這錢。
而客戶群體針對的都是各國國君,而如今各國根本就不相信什么雇傭軍,自然也不會上門,那么就需要將名氣打出去,得到各國的信任,如此才能夠接更多的買賣。
白圭他們甚至都不知道,這雇傭軍的第一筆買賣,就是姬定給的。
姬定花錢找他們,讓他們運送貨物前往蜀地。
因為姬定在蜀地打算利用商人給予新會更多的支持,這需要運送貨物去蜀地,那邊可是非常亂的,強盜非常多。
雇傭軍能夠打出名氣,就全看這一波。
如果雇傭軍能夠成功確保蜀地與中原貿(mào)易安全,那么雇傭軍自然會名聲鵲起。
與此同時,齊國也盯上了這支雇傭軍,他們暗中授意齊國商人,借雇傭軍運送貨物去越地。
那宋國一事告一段落后,齊國又將注意力放在越地,開始執(zhí)行蘇秦的計劃。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開始滲透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