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楚國一時間也手足無措。
一直主導此事的姬定,也沒有料到公子偃敢走這一步,一下子殺這么多人,宋國可不是楚國,楚國當時因吳起,殺那么多貴族,內耗非常大,但畢竟國力擺在這里,能扛得住。
但是宋國走這一步,那可就非常危險,宋國國力本就不如周邊國家,如果此時齊國入侵,宋國可能就會亡國。
姬定是很期待齊國出兵,只要齊國出兵,楚國必然出兵。
但齊國若不出兵,楚國也不好出兵。
然而,秦國這時站出來,并且還說服了三晉,導致齊國也不敢出兵。
楚國就更不敢輕舉妄動。
“臣以為若是不及早防范,那宋國可能會成為一個非常可怕的威脅。”姬定面色凝重地說道。
楚威王問道:“卿此話怎講?”
姬定道:“因為那公子偃效仿秦制,而秦制的關鍵,可不在于重農抑商,而是在于他的軍功制,軍功制會促使宋國鋌而走險,對外發動戰爭。”
楚威王神色一松,笑道:“卿不必過于擔憂,即便如卿所言,寡人也不擔心,畢竟那宋國國力遠不如我楚國,只要我們楚國變得更加強大,何懼之有,卿說是嗎?”
言下之意,你目前還是要以變法為主,這些事就別操心。
姬定心里有苦說不出,道:“大王說得是,臣也并非是害怕宋國,只不過臣以為宋國效仿秦制,我們就必須要防著宋國鋌而走險。”
楚威王點點頭,道:“寡人會派人盯著宋國的一舉一動。”
其實他和秦國想的一樣,只要宋國中立,他就能夠接受,至于效仿秦制,他并不擔憂,楚國如今可還在跟秦國交戰。
秦爹都不怕,還會怕他宋兒嗎。
他現在的重心,就盯著變法,就盯著姬定,之前姬定又想去濮陽,但又被他否決。
殊不知姬定要趕去濮陽,并非是為了楚國,而是為了他自己啊!
出得皇宮,上馬車時,姬定忍不住罵得一句,“真t流年不利啊!”
他很少直接爆粗口。
但是今年對他而言,真是諸事不順。
蜀君被招降,已經令他很郁悶。
而宋國這盤棋,干脆直接崩盤,而他卻無能為力。
他早就反應過來,公子偃是要奪權,要徹底掌控宋國。
但是他的計劃,可是要分裂宋國,在宋國制造混亂。
他比鄒忌還要痛苦一些。
然而,他回到家就受到姬舒的來信。
這宋國已經算是丟了,要是鄭國再出問題的話,那他真就不玩了。
“是呀!我差點忽略了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