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姬定其實是早有準備,他早在兩年前,就讓濮陽和洛陽擴大牙粉和黃紙的產量,其目的就是為了擴張楚國市場。
故此才能夠運送這么多貨物來到楚國。
之前楚國是比較保守,一直都沒有用黃紙,但是隨著戰爭的節奏越來越快,書信變得越發重要,楚人也意識到黃紙的重要性,這黃紙才漸漸在楚國流行起來。
那牙粉就更不用說了。
一旦用上,可就再也離不開了。
這一趟船隊,運載的貨物主要就是牙粉、牙刷和黃紙,其中還有一些奢侈品。
這都是楚人迫切需要的商品,但是楚人對此可是完全沒有準備,雖然那些船都是楚人造的,同時船夫也都是楚國士兵。
原來這支船只正是之前向襄陵運送糧草的船隊,趁著返航之際,是順道將這些貨物運回國,當然,運費都被那些將軍們給中飽私囊了。
不得不承認,楚國還是非常腐敗的,跟秦國就沒法比。
而衛深這些商人來此,可不是為了兌換錢幣,而是要兌換楚國的絲綢、茶葉、松枝,等等原料。
這些商品,其實也是姬定指定從楚國購買的。
他打算在濮陽新開兩個作坊,一個墨坊,需要松枝,還有一個則是茶坊,要制造茶葉。
目前的茶還沒什么加工,跟以后的茶葉都算不上一回事。
同時達到他以商孕農的目的。
這一趟下來,幾乎要掏空了楚都的貴族們。
事先誰又知道買賣還能夠這么做啊!
貴族們的安逸生活被打破了,關鍵這楚國對黃紙和牙粉的需求還很大,遠遠沒有達到飽和的地步。
之前販賣至楚國的牙粉是很少很少,畢竟楚國多山地,陸路比較難走,就只是一些大貴族家里用,而如今運了這么多牙粉來,小貴族也能夠用。
如今對方是有能力滿足楚國更多的需求。
那楚國就得拿出更多的貨物去交換。
既然有需求。
自然就去尋找供應。
而對方所需,全都是農作物。
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想到姬定的發展計劃。
楚國的變法,不是來自于楚王的一紙命令,而是從這一船船貨物拉開了序幕。
而這一船船貨物也令那些質疑聲顯得十分可笑。
真是一群井底之蛙。
然而這些船隊不僅僅帶來了貨物,而且還帶來了一個消息。
“先生,濮陽那邊傳信過來,說是齊國正在濮陽低價出售布匹換取鄭國的糧食,而宋國的布商則是在收購布匹,抬高布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