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笑意一斂,道:“那咱們就走著瞧。”
“請!”
“請!”
三人一邊相互擠兌著對方,一邊往會議室行去。
他們之所以這么輕松,那僅僅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實力保護自己,而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也不需要看別人的臉色。
來到會議室,里面坐著魏相惠施,韓相公仲侈,趙相大戊午,中山相司馬赒,以及剛剛上任的宋相陳吾。
可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室內溫度仿佛驟降至零下。
作為此次會議主持者張儀率先說道:“我們秦國此番出兵,只為解救大梁,如今魏國的困境已然解除,我們秦國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他話未說完,鄒忌就冷笑一聲道:“秦相說得如此大仁大義,可我怎么記得,在我們齊國攻打魏國之時,你們秦國也在出兵攻打魏國的河東地區,要論不知羞恥,你張儀若稱第二,可無人敢稱第一啊。”
此話一出,一眾相邦紛紛看向鄒忌。
到底誰才是勝者。
不過這也都是秦國咎由自取,如果秦國當初出兵出擊齊軍主力,鄒忌豈能這般囂張。
趙國反而幸災樂禍,恨不得鄒忌多懟幾句。
“你這敗軍之將,何以言勇?”魏相惠施怒噴鄒忌,“論假仁假義,誰也不及你齊國,滿嘴的仁義道德,卻干著強盜之事,真是無恥至極。”
鄒忌哼道:“你可真是賊喊捉賊,分明就是你們魏國不遵守協議在先,如今卻來冤枉我。”
惠施一聽這話,當即氣得是吹胡子瞪眼,“你這真是血口噴人,分明就是你們齊國唆使宋國挑起楚宋戰爭,又出兵支持宋國,牽制楚國主力,從而偷襲我國,你們齊國才是這一切得罪魁禍首。”
鄒忌爭辯道:“這話說可得講憑證,當初我們五國簽訂不戰協議,同時由我國負責保證宋國不被楚國吞并,各位都是答應的,我們齊國始終遵守協議,未有一兵一卒參與到巨陽之戰之中,兢兢業業在宋國國內待著,以防宋國被楚國吞并,可是你們魏國卻偷偷借兵三萬給楚國,是你們背信棄義在先,我們齊國才不得不出兵的。”
惠施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反駁。
因為當時巨陽之戰,還真是宋軍在打,齊國主力都藏在宋國,準備偷襲魏國,但如果是由法官來判定的話。
那肯定是鄒忌贏,事實還真是魏國違反協議在先。
姬定突然看向陳吾,笑道:“宋相,你們宋國為何突然選擇中立。”
陳吾稍稍一愣,道:“這是因為我們宋人厭倦了戰爭。”
姬定道:“是嗎?可我記得最初可是你們驍勇善戰的宋人先發動對巨陽的戰爭,而在那之前我們楚國一直都在爭取談判。”
陳吾遲疑少許,又瞟了眼鄒忌,道:“那是因為前任國君對齊國唯命是從,而這并非是我們宋人真正所愿,故此吾君才會順從民意,取而代之。”
姬定看向鄒忌笑道:“證據?”
鄒忌笑道:“你們不會相信一個謀朝篡位,甚至企圖弒兄的人的話吧?”
惠施譏諷道:“你指得是田氏篡齊嗎?”
鄒忌道:“不,我指得是三家分晉。”
“!”
聽得一聲冷笑,只見那大戊午說道:“我來此可不是要來與你們爭論誰對誰錯,而是希望能夠讓輸得一方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