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鄭國的命運,齊、魏、趙三國足以。
但若要決定天下大勢,沒有秦國與楚國的參與,那就什么都不是。
秦相張儀其實很早就出門,但他并沒有直接去往濮陽,而是繞道去了一趟韓國的都城陽翟,游說韓國國君稱王。
并且取得巨大成功。
這稱王與否,其實是在于大家,而非是自己,魏國是早就稱王了,那么同為三晉的韓國,這心里當然不太好受。
但是韓國國力弱小,韓威侯雖想稱王,但也不太敢。
如今有秦國牽頭,那大家跟著秦國一塊稱王,自然就沒有什么可怕的。
韓威侯當然答應。
之后,張儀又與公仲侈一塊去往濮陽。
張儀主動拉攏韓國,但卻有意忽略魏國,要知道如今他們可是三國聯盟。原因就在于張儀心里非常清楚,魏國是不會跟秦國一條心的,而秦國也必然是要進攻魏國。
故此張儀是有意放縱魏國,讓魏國主動跳反,秦國才有機會收拾魏國。
秦國也不能老是背叛盟友,今后還敢跟秦國結盟。
這秦相一來,姬舒可真是如臨大敵啊!
畢竟之前蘇秦是與齊、魏通過氣的,大家心里有數,唯一一個沒數的趙相,就逮著她狠狠諷刺了一番。
好在有魏相和齊相在,才不至于下不得臺。
而鄭國與秦國是完全沒有聯系,這秦相要是逮著她罵,她又能怎么辦?
這心里十分忐忑!
然而,她的忐忑是毫無意義的,張儀直接拉著公仲侈拒絕見姬舒,并且還當著前來迎接他的蘇秦的面,表示秦國與韓國是絕不承認鄭國的。
面對如此蠻橫的張儀,蘇秦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回去告知姬舒,將宴撤了吧,秦相和韓相不會來的。
姬舒得知之后,真是患得患失。
見,她也不想見,但是對方主動不見,她又感到十分焦慮。
于是心里又將周先生拉出來狠狠罵一遍。
這姬舒可以不見,但是鄒忌可不能不見,張儀就直接將鄒忌視為主人,來到城里,就直接去拜會鄒忌。
鄒忌也將惠施、大戊午給找來。
五大相國一照面,張儀就憤怒地說道:“什么時候這女人也能夠當家,可很是稀奇啊!”
鄒忌笑呵呵道:“秦相勿惱,我們也不會承認公主乃是鄭國國君的。”
張儀雙手一攤:“就這?”
鄒忌問道:“依秦相之意,該當如何?”
張儀道:“我主在得知衛國之事后,表示絕不會承認鄭國的,公主必須要還政于子南氏。”
鄒忌微微皺眉道:“這也沒有必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