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北邊可還有魏鄭主力。
這韓國戰局頓時急轉直下。
公子疾眼看大事不妙,可不愿意將秦國十萬主力都交代在這里,果斷地拋下韓國,率大軍撤退。
這秦軍一走,韓國也是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選擇投降。
但是由于姬定的命令,新會大軍放棄占據韓國都城的機會,而是轉而進攻韓國中部的洛邑,以及函谷關東面的出口宜陽。
而韓國方面也是趕緊宣布向魏國投降,咱們三晉本就是一家,一家人就應該整整齊齊,除那些野人之外,誰特么愿意跟新會站在一邊。
是瘋了嗎!
除新會大軍已經占領的城市,其余的城市是全部向魏國投降。
整齊劃一。
可惜他們投降的速度過快,魏軍都有些反應不過來,這各地都傳來投降書,我們應該先占領哪里?
而韓國貴族們是不斷派人去催著魏軍來占領。
你們在搞什么呀?
我這都已經投降,為什么你們的兵還不來。
真是急死人了。
其實洛邑也想向魏國投降,可是新會大軍太不講武德,他們哪里都不去,五千騎兵直接過來將洛邑給圍起來了。
但卻沒有一兵一卒進入洛邑領土。
而新會的主力還是前去進攻宜陽,那可是進入關內唯一入口。
其實宜陽方面也早就向魏國投降,但魏國選擇拒絕,因為公孫衍希望新會能夠守在函谷關。
因為如今魏國與河東地區已經連成一片,魏國是心滿意足,若是再占據函谷關的出口,那與秦國的矛盾就會變得更加尖銳。
新會大軍倒也沒有跟魏國去爭。
最終新會只是占據韓國整個西南部,其它地區均被魏國占領。
而在外闖蕩十年的游子,終于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