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雍道:“如果我們支持楚國,那么勝利之后,得利最大的將是與楚國關系最為密切的魏國,而魏國一直以來也想要主導三晉同盟。
但如果我們支持秦國和齊國,損失最大的將是魏國,那我們便可借此破話楚魏同盟,同時吞并中山國。”
趙肅侯欣慰地點點頭,又向大戊午問道:“相邦以為呢?”
大戊午道:“公子之策,令臣欽佩。”
趙肅侯哈哈一笑,道:“那就按照雍兒說得去做吧。只要秦國和齊國答應,那我們將立刻出兵進中山國,我們必須要先發制人,否則的話,等到他們打完之后,誰又能保證他們不會反悔。”
上回中山國主動攻伐趙國,令趙肅侯覺得此乃趙國的奇恥大辱,這一筆賬他可一直記著的,而這幾年,趙肅侯一直在厲兵秣馬,志在消滅中山。
大戊午也奉命出使濮陽。
而早在此之前,楚相姬定也已經離開楚都,前往濮陽。
一場符合主旋律合縱連橫再度拉開序幕。
潘府。
“我之前受到秦相張儀的來信,張儀表示魏國這回是絕不可能支持楚國的,潘兄可先向大王進言,如果真得如張儀所言,大王必定不再信任楚相。”
鐘駿向潘郢言道。
潘郢聽后,突然憂心忡忡,道:“如果都不支持我們楚國,那我們豈不是很危險?”
“潘兄請放心。”
鐘駿又道:“張儀在信上說得很明確,他目的只是要鏟除周濟,而不是真想與我楚國為敵,因為秦國與我們楚國接壤的地方有限,如果秦國和齊國聯合攻楚,最占便宜的乃是齊國,而非秦國。
一旦周濟在大王面前失寵,只要大王愿意與秦國修好,并且答應與秦國在巴蜀劃線而治,那么秦國將支持我國吞并越國,甚至還愿意與我們一塊對付齊國。”
潘郢點點頭道:“如此倒是可以,跟魏國聯盟,我真不知道有什么好處,魏國除了會連累我國,還能夠給我帶來什么幫助。”
而邯鄲相距濮陽很近,大戊午雖然比姬定晚一些出發,但卻先一步抵達濮陽。
早就此等候的惠施,知道大戊午來了,立刻約見大戊午、公仲侈。
“韓相你真是糊涂呀!”
大戊午指著公仲侈道。
公仲侈道:“趙相此話怎講?”
大戊午道:“難道韓相忘接了,一直以來,都是秦國和齊國在欺負我們,雖然我們與楚國也有紛爭,但楚國在其中都是充當秦國或者齊國的幫兇,并非是主謀,由此可見對于我們威脅最大的,還是秦國和齊國,我們若他們合作對付楚國,將來誰來幫助我們呀!”
惠施是喜出望外,道:“趙相言之有理,我也是這么想的,我們三晉聯合,再與楚國保持合作關系,根本無須懼怕秦國或者齊國。”
公仲侈激動道:“與楚國有同盟關系的可只是你們魏國。”說著,他又向趙國道:“趙國與楚國不接壤,自然少紛爭,但是我們韓國與楚國接壤,楚國強大起來,對于我們韓國可是非常不利的。”
大戊午道:“但是三晉可是有著軍事同盟關系,若是楚國攻伐你們韓國,我們韓國和魏國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惠施點頭道:“不錯,不錯,如果楚國攻伐韓國,下一步肯定就是攻伐魏國和趙國,這道理我們還是明白的。”
公仲侈道:“光說可是不行,我們韓國也支持三晉同盟,但前提是三晉任何一國都不能與其他國家有同盟關系,我們三國必須行動一致。”
大戊午點頭道:“韓相說得也不無道理,但是目前局勢十分復雜,我以為我們先不要妄下判斷,等看形勢再說,只要我們團結,那么這主動權就是在我們手里得。”
公仲侈與惠施相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