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稍稍點頭。
成陵君哼道:“近兩年來相邦總是為楚國說話,莫不是因為相邦與那位楚相的關(guān)系密切。”
惠施笑道:“我與楚相的關(guān)系談不上非常要好,我們之間的交談也都僅限于國事。另外,我可不是說一定要幫助楚國對付齊國,我的意思是,我們要幫助弱勢的一方去對抗強勢的一方,我國身處四戰(zhàn)之地,外事必須得靈活,不能偏向某一方。而目前齊國是處于攻勢,而楚國是處于守勢,我自然得幫助楚國對抗齊國,如果他們兩國攻守轉(zhuǎn)換,那我們就應(yīng)該站在齊國一邊。”
又有一些大夫站出來支持惠施的建議。
其中一個大夫便道:“大王,如今我國之所以外無戰(zhàn)事,全因楚國將我們的主要敵人都吸引過去,我國才能得一時安穩(wěn),若是楚國被擊敗,那么我國只怕也難以獨善其身啊!”
魏惠王點點頭,道:“言之有理,楚國若敗,且不說齊國會否進攻我國,光西邊的秦國就足以令我們頭疼,還是依相邦之言,借兵給楚國防衛(wèi)巨陽,但也僅限于此,到底巨陽也關(guān)系到我國南邊的防衛(wèi)。”
徐州。
點將臺上,站著三人,正是齊威王帳下的三駕馬車,鄒忌、田嬰、田盼。
三人看著下面統(tǒng)一身著宋軍戰(zhàn)袍的齊國戰(zhàn)士們,臉上不約而同地露出激動、興奮的神采。
其實目前而言,這齊國的綜合國力才是最為強大的,要勝于秦國,因為秦國基本上就一直在打,就沒有消停過,而齊國則躲在后面猥瑣發(fā)育。
上回大戰(zhàn),齊國是損失最少,得到的卻是最多,實力更勝往昔,如今齊國的將軍們瞅著楚國和秦國打得那么熱鬧,都閑得開始有些著急。
這么多軍隊,這么多糧食,這要不打仗,那留著干嘛!
其實姬定、張儀也都想到這一點,此時此刻,齊國必然是要挑起戰(zhàn)爭。
鄒忌將一杯酒遞給田盼,又是笑道:“將軍!這可是天賜良機呀,能否一舉奠定我齊國霸業(yè),可就在此一舉了。”
田盼點頭道:“相邦大可放心,若此戰(zhàn)戰(zhàn)敗,我田盼提人頭來見。”
“好!”
鄒忌舉杯道:“我祝將軍早日凱旋。”
田嬰也舉杯敬向田盼。
飲罷,田盼便率領(lǐng)大軍浩浩蕩蕩開向宋國。
等到大軍遠去之后,鄒忌與田嬰才慢慢從點將臺上下來。
“聽聞那位年輕楚相已經(jīng)去到了濮陽,還向宋國正式宣戰(zhàn)。”田嬰道。
“這倒是符合那位楚相的個性。”鄒忌笑呵呵地點了下頭,又道:“我也馬上要過去會一會他,至于中山國那邊就拜托靖郭君了。”
田嬰充滿自信地笑道:“相邦請放心,我不會讓北方勢力對我國形成威脅。”
鄒忌點點頭,又是感慨道:“原本我們都還以為楚國與秦國在巴蜀只會小規(guī)模打一打,可不曾想,這局勢竟然會演變到這種地步,呵呵,這可真是天佑我齊國啊!哈哈---!”
楚都。
“啟稟大王,屈將軍已經(jīng)率領(lǐng)兩兩萬大軍趕往巨陽,再加上當(dāng)?shù)匾蝗f的守軍,共三萬兵馬,如果周客卿能夠成功從魏國借兵,我們在巨陽的兵力可達到六萬之多,足以防衛(wèi)巨陽。”
屈易為向楚威王稟報道。
楚威王點點頭,但是眉宇間還是暗藏憂慮。
試問誰想兩線作戰(zhàn)。